近期,方大炭素加工厂以公司“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为抓手,创新开展“安全知识竞答进班组”活动,通过“接地气、重实效”的举措,破解传统安全教育难题,为企业筑牢年终安全防线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此次活动的核心做法在于场景下沉与时间优化。不同于以往集中式培训,加工厂将竞答“课堂”直接搬进生产班组,充分利用班后会10~15分钟的碎片化时间开展活动。此举既避免占用员工休息时间、增加工作负担,又能让员工在熟悉的班组环境中放松参与,解决了“工学矛盾”这一安全教育常见痛点,真正实现“见缝插针学安全”。
在内容设计与互动形式上,活动紧扣生产实际。竞答题库聚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红线、风险辨识要点及应急处置流程,均来自炭素生产中原料、压型、焙烧等关键工序的真实风险场景,确保“学了能用、答了能懂”。现场采用主持人提问、员工抢答的形式,答对者可获得实用小奖品,通过“物质激励+精神认可”双重驱动,让员工从“要我学”主动转变为“我要学”,互动参与率达100%,有效纠正了部分员工对安全知识的认知误区。
活动更形成了可推广的长效经验:一是建立“动态题库”机制,后续将结合秋冬季节安全风险、新设备投用等情况更新题目,确保内容常学常新;二是强化“效果闭环”,通过数据跟踪显示,活动后员工主动排查隐患数量提升30%,岗位违规操作显著减少,新员工安全考核通过率达100%,用实绩验证活动实效;三是坚持“员工主体”,充分听取一线反馈,如员工提出的“增加案例类题目”建议已被纳入题库优化计划,让活动始终贴合员工需求。
“这种在班组里就能学安全的方式,既实用又好记!”参与员工的评价道出了活动的价值。方大炭素加工厂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该活动纳入常态化安全教育体系,其“场景化、碎片化、实用化”的经验,也为同行业企业创新安全培训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