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10月18日,“申城·数聚行”系列活动首站在上海市静安区“数通链谷”正式启动。上海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翁轶丛、静安区政府副区长胡勇,以及来自数据领域和区块链领域的80余家企业代表、专家、投资机构代表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以“数赋产业,链聚静安”为主题,体现了上海在促进数链融合发展方面的系统布局,将进一步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实施、发挥实效。
“链”接生态,打造产业协同新范式
区块链作为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构筑数字经济生态的关键基石,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从顶层设计到区域实践,上海在“数链融合”方面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有力夯实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底座。
翁轶丛在活动上表示,当前,市数据局正在搭建数商企业培育库,通过深度挖掘与梯度培育,强化多维用数保障、场景供给与投融资服务,精准扶持一批标杆企业。
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区域,静安区正以“数通链谷”和“静数空间”为载体,持续壮大区块链产业生态。目前该区域已集聚186家区块链企业,形成以“链主”企业为引领、多元场景广泛落地的良好局面,已在航贸、金融等重点领域实现152个区块链应用场景的规模化部署。
胡勇表示,静安正持续深化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打造更多的标杆场景,并通过政策赋能与场景开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块链领军企业。
从漫步“哈希桥”到品味“链咖啡”,从“上下楼即上下游”到“产业园即产业链”,位于市北高新园区的“数通链谷”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科研机构与行业协会入驻,这些新“谷民”共同构筑起一个协同共生、效益渐显的产业生态圈。

作为该生态的重要构建方,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慧民表示,“为更好地汇聚产业发展动能,‘数通链谷’不仅提供‘拎包入住’的物理空间与专属孵化器,还配备从种子轮开始的全程基金对接。同时,依托上海市数字公共服务中心,可为企业提供算力、宽带、大模型应用及区块链上链等全链路技术赋能。”
活动启动环节,各方代表手持代表数据、产业、技术与资本的模块,通过“节点拼接”共同完成一幅“数链生态图谱”,生动诠释了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产业生态建设理念。
图为“申城·数聚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作为构建完整、协同生态系统的良好平台,“申城·数聚行”系列活动接下来还将在上海16个区展开对接,促进上海数商生态“一区一特色”打造。
“链”通服务,政策精准护航企业成长
近年来,上海持续强化区块链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布局。根据《上海市推进城市区块链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上海在推进区块链建设中创新采用“1+1+1+X”架构体系,即构建1个算力平台设施、1 个公共基础服务平台、1个政务区块链应用系统,以及推动X个标杆场景落地。其中,“X”聚焦行业实际需求,旨在实现区块链技术从“可用”到“好用”、从单点突破到规模应用的跨越。
从顶层设计到区域实践,静安区依托上海唯一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着力打造“通全球、链世界”的核心枢纽节点,推动应用生态集聚与示范,展现了上海在区块链领域的重点布局与发展成效。
在政策赋能方面,为打造连接数商与市场的纽带,上海市数据局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近期共同推出上海首批数商企业政策服务包,一系列“组合拳”包括专项资金奖励、政策性融资担保、融资聚力支持等资金支持,产品场景推广、重点项目参与、项目资源支持等项目扶持,以及数商服务专区、特色专项服务、数商宣传服务等服务保障。
在当日活动中,上海市数据局数字经济与数字产业处工作人员也向参会企业详细介绍了“数商入库”政策内容及优秀产品评选申报流程,并表示入选的优秀产品将在全球数商大会等活动中集中宣传,并以“免申即享”等方式对优秀产品给予“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从政策护航到生态共育,上海正以首批数商入库为起点,加速构建“要素活跃、供需畅通、创新引领、治理有序” 的数商生态。
“链”动场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
区块链的价值根植于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过去,区块链企业常陷入“有技术无场景、有需求无方案”的困境,推动技术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是关键难题。当前,上海正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区块链应用标杆,加强典型案例与先进经验的总结推广,以此带动全社会“上链、用链”能力的整体提升。
活动现场,多家链上企业分享了场景成果。例如,浦江数链与东浩兰生共同打造“自贸链通”平台,实现与海关、税务数据的双向高效联动,显著提升退税效率与真实性;建行上海市分行则构建了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可信溯源、秒级到账、低成本的跨境支付体验,并为拥有数据知识产权等标的的企业提供特色征信融资服务。
数链融合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区块链的赋能效应也已延伸至城市治理的“末梢”。以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为例,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以“随申码”为入口,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长三角区域停车数据互联,推出“社区停车码上办”系统。居民可“零材料、秒申请”车位,所有流程形成不可篡改的“数字账本”。目前该系统已覆盖长三角八省市,日均调度共享车位超5000个。
“聚链成网”还需久久为功。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导,区块链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秘书长孙毅表示,接下来,数链融合会面临一些新趋势,比如从静态的数据确权转向动态的使用确权、链上链下的协同、数据共享慢慢向计算共享。数链融合是国家重要战略,也是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充分激发传统的金融、航运、数据产业、人才等资源优势,是上海在数链融合赛道上脱颖而出的突破点。
从技术赋能到制度创新,从产业应用到治理变革,一个个生动场景勾勒出区块链重塑数字经济的现实图景。上海正以数链融合为抓手,通过“顶层设计引领、区域实践支撑、场景驱动落地”的三维融合,持续推动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区块链真正成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居民的信任纽带。(邓侃)
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