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2025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举行

时间:2025年10月22日 19:29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朱艳霞】

金秋十月,上海再迎国际金融盛事。2025年10月21日至24日,2025年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在上海临港举行。本次会议以“同频同行  对话全球”为主题,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400余家全球再保险机构和监管机构参会。上海保交所董事长王哲主持开幕式。

作为全球再保险综合性展会,会议期间,多项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成果相继亮相,多场再保险续转路演、续转交易会呈现,与会机构与专家共研趋势、共商合作、共促发展,擘画中国保险业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提升了上海在全球再保险市场中的能见度和影响力。

发挥再保险作用 共谋高质量发展

在10月22日的主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司长尹江鳌表示,要发挥再保险作为“放大器”“调节器”和“连接器”的作用,推动保险业实现“敢保”“善保”“会保”。他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成效显著。2025年1-9月,保费达5.2万亿元,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赔付1.9万亿元,同比增长7.4%。今年我国保费规模有望达6万亿元。

在尹江鳌看来,面对“十五五”高质量发展需求,再保险作为保险的“放大器”,有利于运用全球承保能力,使一些局部地区不敢保、难以保的风险在全球进行分散;面对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非理性竞争顽疾,再保险作为保险的“调节器”,有利于通过市场传导机制,促进保险机构“善保”,规范市场竞争和理性经营;面对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的双重挑战,再保险应发挥“连接器”作用,运用全球再保技术促进“会保”,推动高水平开放。他呼吁上海市及临港新片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与各参与机构形成协同合力,积极推动再保险中心建设。

当前,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正稳步推进中,制度创新与市场实践协同发力,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上海金融监管局局长綦相表示,在临港新片区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是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央地同题共答、推动保险业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心已实现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入场机构初具规模、交易结算平稳起步的良好局面。

对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綦相认为,一是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深刻领会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二是要放眼国际,加快构建契合再保险全球化经营属性的政策和制度体系。三是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牢牢抓住再保险行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

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表示,自2021年党中央提出“打造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目标以来,临港新片区承担起推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经过各方通力合作,临港新片区国际再保险功能区的发展正从“物理集聚”向“功能拓展”“能级提升”迈进,并将进一步夯实产业根基、打造制度型开放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据上海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毛利恒介绍,26家机构汇聚临港,6家境外机构设立了交易席位,开通交易权限的机构达128家,初步形成了再保险全产业链条。截至三季度末,登记交易中心累计交易突破45亿元,累计登记规模近1100亿元。

“当前,我们已经实现0的突破,交易额达到45亿元。但相对于全国再保险市场千亿级交易体量而言,这个占比是远远不够的。”毛利恒认为,下一步,境内业务要再集中,引导头部机构发挥“头雁效应”,分批上平台交易,夯实基本盘。跨境分入要再聚力,探索整合行业承保能力,大船拉小艇,携手闯蓝海。跨境分出业务要再优化,在精准引进承保能力的同时,更要大力引导境外机构上平台交易。同时,要着重培育“分出+分入+中介”市场生态,还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的风险管理中心。

深化改革创新 彰显再保险功能价值

如何深化再保险功能作用,加快发展中国再保险市场,是摆在保险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中国再保党委书记庄乾志看来,一是要强化研究引领。再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增强对巨灾风险、新兴风险和复杂风险的认识,攻克风险定价难题,制定综合解决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二是要强化科技赋能。未来,领先的再保险公司将不再是单纯的资本提供者,更是科技赋能型风险价值创造者。三是要强化行业协同。再保险不仅要承保能力整合,更要积极制定行业标准、共享风险数据,进而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韧性。

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降彩石介绍,人保财险率先在上海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将分出分入和交易全量集中到上海,加快海外出单网络的布局,以实际行动支持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近年来,公司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以再保分保方式助力国产品牌新能源车企业出海;筑牢防灾减灾防线,作为巨灾共保体的牵头单位推动巨灾共保体升级扩容;坚持高效发展,着力构建长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人保财险将深化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保险业更大力量。

“太保产险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太保产险总经理陈辉表示,面向未来,太保产险将积极参与场内交易与产品创新,推动风险保障能力和履约能力的国际接轨,充分依托临港新片区的开发政策,在跨境再保险新型再保险风险转移方式等领域加大探索,助力完善市场机制,为提升中国再保险全球话语权贡献太保力量。

“今天的再保险,既要服务好中国市场的‘本土特色’,更要具备链接全球的视野与能力,要通过分入国际风险融入全球网络,通过分出本土风险分散国内压力,在双向互动中提升中国保险业的全球韧性。”平安产险团体事业群总监石得表示,再保险要做“中国风险”的精准翻译者、“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共谋者、“全球对话”的高效连接者。未来,平安产险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坚定不移支持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风险管理工具赋能 两项重大技术成果集中发布

会议迎来两项重大技术成果的集中发布。一是风险管理工具赋能再保中心发布仪式举行。此举标志着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业务系统完成重要升级,成功嵌入人保财险万象云平台、太保产险“一带一路”智慧云平台和平安产险鹰眼系统三大全球化风控工具。这些领先技术的系统集成,将实现技术、数据与经验的行业共享,全面提升全球风险减量服务能力,开启保险业风险管理协同共建新篇章。

二是“气候变化风险洞察平台”正式亮相,为保险业应对气候挑战提供了创新工具。该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将助力保险及再保险机构更科学地评估与管理因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潜在巨灾风险,提升行业的气候韧性与承保能力。

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是上海打造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核心平台和年度盛事,同时也是四大国际再保险会议之一,向全球市场清晰地传递了中国保险和再保险市场持续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历时六载,已经成为全球再保险领域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中国再保险对标国际市场、筑建交流平台、链接全球资源的重要桥梁。

本届会议由中国再保、中国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六家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与上海临港新片区金融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金融传媒协办,深度聚焦行业前沿趋势与战略合作机遇,以务实行动聚势谋远,共赢中国保险业开放与发展的崭新未来。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