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迎来首波高峰,记者实地探访转运一线
一个“小包裹”,跑出速度、精度、温度与韧度

10月21日夜间,申通快递南京转运中心迎来“双十一”首波快件进出港高峰,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源源不断进来的快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周容璇
史上超长待机“双十一”已全面启动!记者从南京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2025年快递业务旺季自10月21日开始,预计2026年春节前结束。电商集中促销将带动快递业务量较快增长,首波高峰预计出现在10月21日至25日,随后在11月1日至5日、11月11日至15日出现第二、第三波高峰。
10月21日20时,申通快递南京转运中心迎来第一波出港高峰。记者实地探访首波高峰下的“小包裹”,面对激增的业务量,如何跑出更快速度、更准精度、更暖温度与更强韧度。
更快速度——“以前至少等2小时,现在半小时内卸货走人”
20时,进入转运中心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
记者来到队伍排头,只见货车司机唐孝雨将车停在了卸货口。他从驾驶室下来后并没有走远,看着车厢被卸货员缓缓打开,车厢里的小件包裹随着起重机上货车角度的倾斜,轻轻落在一台白色的卸货液压翻板机上,随即被稳稳地带上二楼,进入分拣环节。
“这都是从南京发往全国各地的图书。”唐孝雨告诉记者,他同时是一名网点负责人。以前这样的小件包裹由于“个头小”,往往需要在网点先进行集包处理,来到转运中心后再次拆包,才能进入分拣环节。而现在,卸货口新增的两台机器,每件小件包裹都能被稳稳“接住”,效率的大幅提升让他“不敢走远”。他笑着说:“以前卸货至少得两个小时,现在半个小时就能卸货走人,车辆的利用率也提高了!”
随着卸货时间的加快,记者看到,即使车辆在不断涌入园区,队伍也变得越来越短。
更准精度——“有了‘火眼金睛’,分拣起来那是游刃有余”
“小包裹”不仅要跑得快,还要跑得对。分拣准确率在物流行业中至关重要。
记者跟上“小包裹”来到分拣区,一名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正在手速飞快地将侧滑下来的快件,放在一台自动化分拣扫描设备上进行扫码识别。完成“身份识别”后的快件,“乘坐”小件托盘不断向前。
小伙子叫张黄宇,是一名侧滑供件员。他告诉记者,去年还需要手动扫码、肉眼识别,今年上了侧滑供件设备,不仅能够自动扫描还能自动分拣,精确度大幅提升。他扶了扶眼镜说:“现在的工作节奏是稳、准、快,我们工作起来也轻松多了,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记者继续跟着包裹向前,一个个快件经过高速三叉分拣机,来到分拣矩阵,紧接着精准“跑”向即将去往的地方。
更暖温度——“24小时不间断供餐,让大家吃饱有劲好干活”
22时,转运中心员工入口处突然热闹起来,原来是夜班的工作人员有说有笑地准备进厂上班。记者逆着人流走去,循着菜香味就来到了该中心的食堂。
夜宵厨师范大洋推着餐车来到档口,将刚炒好的新鲜菜品整齐摆放。范大洋告诉记者,今年为了积极迎战“双十一”,食堂24小时不打烊。
面点师王阿姨一手拿起刚擀好的包子皮,一手挖进去一大勺新拌的馅料,指尖翻飞间,一个个带着精致褶纹的包子便跃然掌心。记者询问得知,她当晚要包200个包子,次日凌晨4时左右还要为早餐准备烙饼。
“我们就是要给员工们吃上热锅现炒菜肴,还有手工鲜肉大包。”范大洋露出微笑,“越是忙,越得让大家吃饱有力气好干活!”
更强韧度——“精准研判与全线保障,高峰再猛也能从容应对”
穿梭在园区车水马龙之间,申通快递南京转运中心经理杨济会手里拿着手电筒,时不时地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他告诉记者,高峰期时自己日行2万步是常态,但是前期的研判与全线的保障,使得他的步伐迈得很稳。
“面对激增的业务量,我们通过精准研判,从容承接洪峰。”杨济会告诉记者,结合电商大促周期拉长与消费需求释放趋势,本次“双十一”期间南京申通处理订单量单日峰值可达220余万件(出港提升至90余万件、进港提升至130余万件),以当日实际情况来看,首波高峰的业务量比平峰期增长30%,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杨济会介绍,为应对业务高峰,该中心在8月份完成了新一轮产能升级,通过设备智能化与流程优化双轮驱动,确保高峰期包裹“当日进、当日清”,助力商家快速履约。“此外,中心提前准备了充足的运力、人员、服务保障。”
“又是一年‘双十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让每一份包裹准时送达!”杨济会言语之间流露出满满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