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河北建材职院师生打造“元游长城项目” 科技赋能长城文化青春传承​

时间:2025年10月23日 14:4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转自:河北新闻网

当元宇宙技术遇见千年长城,当青春力量碰撞传统文化,会迸发怎样的火花?近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师生数创科技团队打造的“元游长城”文创项目交出了亮眼答卷——历经四年深耕,该项目已构建起涵盖山海关四大核心景区的数字知识库,开发18类文创产品,吸引8万用户访问,不仅让长城文化在年轻人中“活”起来,更探索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缘起:用新锐技术破解文化传承难题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如何让Z世代真正读懂它的历史厚度与文化价值?”2021年,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的师生们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启了“元游长城”项目的探索。彼时,各省市长城文化数字平台多以景区介绍单向输出为主,缺乏线性文化知识体系,年轻群体对长城的认知仍停留在“观光景点”层面。

依托秦皇岛“长城文化带核心城市”的地理优势,该校组建了一支跨专业的师生数创科技团队——成员中既有深耕长城文化的“历史达人”,如长城记录员、博物馆馆长助理;也有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设计能手”,可独立完成3D建模与文创设计;还有具备企业研发经验的“技术骨干”,能搭建知识平台。“我们就是要让科技成为文化传承的‘摆渡人’,让年轻人通过熟悉的方式亲近长城。”团队指导老师赵子建表示。

深耕:专家引路+课堂融合,构建立体传承体系

为摸清长城文化的“家底”,团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溯源”。他们邀请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中国长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吉羊等专家担任顾问,通过百余场讲座梳理长城历史脉络;组织“长城印记・党史传承”暑期社会实践,走访长城博物馆、中国长城艺术馆等场所,收集从长城砖烧制到近代修复的完整知识链条,最终形成40个山海关长城专属知识库,实现“串珠成线、联线成片”的知识整合。

与此同时,团队创新将项目融入教学体系:把AR矢量图形设计、虚拟现实等技术与长城文创开发结合,在AI、HTML5等课程中植入“长城文化思政”元素。学生在学习3D建模时,同步完成老龙头、天下第一关的三维模型制作;在软件开发课程中,参与“元游长城”小程序研发。这种“做中学”的模式,不仅让2000余名学生积累了实践经验,更让长城文化以“课程案例”的形式走进课堂。

突破:五大创新点,让长城文化“可感可玩可典藏

扫一下冰箱贴,就能看到老龙头的三维模型,还能听AI讲解长城建造故事。”这是“元游长城”项目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功能之一。团队通过五大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其一,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将工匠精神、文化自信融入专业教学,使技术学习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其二,新锐技术拓宽受众。借助元宇宙技术,用户可领取长城重建数字证书、参与数字孪生模型交互,实现“可参与、可感知”的文化体验;其三,打造可视化服务平台。该平台可适配长城、非遗、甲骨文等多领域文化传播,为传统文化数字化提供“通用模板”;其四,文创绑定知识图谱。通过AR+AI技术,让每一件文创产品成为“移动知识库”,实现“线下产品+线上学习”的联动;其五,建立个人数字资产。用户可上传游学照片、视频,打造专属长城记忆,让纪念品兼具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

成效:18类文创获奖无数,30余家景区推广落地

截至目前,“元游长城”项目已结出累累硕果:开发AR冰箱贴、擦拭布、开瓶器、流沙杯垫、文创礼盒等等18类产品,斩获“中国好礼”推荐产品、工信部“工业有礼”全国百强产品、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奖、河北长城“十大”主题文创等16项大奖;获得“知识可视化服务平台”软件著作权1项、外观专利2项,注册“元传文创”商标;搭建的知识可视化平台与小程序,单日最高访问量超1万人次。

在市场推广方面,产品已入驻山海关国家长城公园、天下第一关等30余家景区及礼品店,成为秦皇岛市政府礼品采购、马拉松赛事指定供应商,相关成果被“学习强国”、河北新闻网等20余家媒体报道80余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展望:从长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百科全书

山海关长城只是起点,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百科全书’。”谈及未来,团队充满期待。据悉,下一步项目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完善金山岭、大境门等19个长城点位的知识库与文创研发;二是升级知识平台功能,走进中小学开展主题演讲与科技体验;三是拓展至大运河、红色长征、国粹非遗等领域,让更多传统文化通过科技手段“活”在当下、传向未来。

年轻人在哪里,文化传承的阵地就要建在哪里。”该项目团队老师赵子建表示,“元游长城”项目的实践证明,当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新锐科技相遇,必将迸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为文化自信注入更多青春动能。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