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烟台发布

10月24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主题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宏介绍烟台市“十四五”时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程建军;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忠彦;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正功;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红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向阳主持新闻发布会。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命脉所系,是烟台经济的根基所在、优势所在。“十四五”以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决扛牢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加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总体可以概括为“六个显著提升”——
01
工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印发《实施六大行动 聚力链式发展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在全市树牢大抓工业的鲜明导向。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1101.7亿元,较2020年增长42.7%;实现利润总额673.1亿元,较2020年增长32.3%。2021年-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1-9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高于全国、全省7.7、6.1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02
产业链群能级显著提升
聚焦增量培育,逐链绘制“一图五库四清单”,构建“链长、链办、链主”联动工作体系,真正将要素资源、政策资源、项目资源汇集到产业链上。“链长制”实施以来,16条产业链累计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899个、完成投资4872亿元。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一批事关工业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建成投产。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龙口交通铝材、福山新能源商用车零部件、蓬莱深远海能源装备等3个集群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福山、龙口、招远成功入选山东省工业强县。
▲发布会现场03
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平台加速集聚,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7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6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7家,山东省微纳制造创新中心获批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是微纳制造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万华全球研发中心、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烟台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院、东方航天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赋能先进材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累计实施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732个,带动产生新技术974项、新产品865个、新工艺761项。108家企业的质量管理经验被认定为省级以上质量标杆。加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累计认定省级及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34个、首批次新材料9个、首版次软件65件。产才融合不断深化,累计创建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21家,年培养高技能人才2万余人次。万华化学ADI技术攻关团队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5家企业获评山东省人才引领型企业。
04
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启动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出台精准支持政策,连续三年召开高规格会议集中兑现倍增奖励,市县一体、部门联动全力保障倍增培育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2024年,倍增企业产值规模较2021年增长40%,贡献了全市规上工业近70%的产值,其中52家企业实现产值翻番。梯度培育专精特新,实施制造业优质企业梯队培育工程,构建双轮驱动培育路径,坚定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截至目前,烟台市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各类优质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136家、24家,较2020年分别新增127家、12家,专注主业、聚力创新、梯次成长的培育体系初步形成。坚持精准帮扶,以“事要解决”为目标,深入实施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建立“一个平台受理、一个专班分办、十个小组专办”问题化解机制,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3801家,累计解决企业各类诉求6300余个。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017家,较2020年增长56.5%。产值过百亿企业16家、过十亿企业131家,5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05
数实融合水平显著提升
瞄准“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深入开展千企技改工程,印发《烟台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每年滚动实施100个投资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成功获评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数字经济立法,《烟台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公布施行 ,为推进数实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实施 “个十百千万兆”数字化转型提升计划,累计开通5G基站2.3万座,5G用户普及率达到76%。引育双跨、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40多个,万华化学、玲珑轮胎获评国家“数字领航”示范项目,橙色云跻身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获评全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市,成功争创国家“千兆城市”、国家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06
绿色低碳发展显著提升
出台《烟台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成立全省首家绿色制造协会组织,印发烟台市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定办法,全面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绿色制造培育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8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9家、绿色工业园区12家,评审认定市级绿色工厂292家。加快先进环保装备推广应用,3家企业获评“国家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4家企业的环保设备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道恩钛业、恒邦冶炼获评国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
编辑/栾悦
监制/张海明
审核/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