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相关领导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四点建议,其中就一条是强化技术创新引领,系统布局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加速新技术的落地转化、产业化进程。
作为当前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各家都在发力的点,固态电池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下一个竞争的重点。此时此刻,各家重点动力电池企业以及车企在固态电池研发上到了哪一步了呢?

固态电池的优点
车企和电池厂商如此投入,是因为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它能显著解决当前电动车的两大痛点:一是能量密度高: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远超当前液态锂电池的上限(约350Wh/kg)。这意味着在同等体积或重量下,车辆能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例如续航突破1000公里;第二个优点也是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安全性更好:固态电解质不可燃、耐高温,还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从而大幅降低电池短路和起火的风险。有乐观的行业人士表示,“固态电池的到来,电车起火将成为历史”。
虽然优点明显,且前景广阔,但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重重障碍。首先是技术与材料瓶颈,固体的电解液与电极之间难以保持稳定、低电阻的接触,循环过程中容易产生缝隙,导致电池性能衰减;同时固态电池还有制造成本远高于液态电池,以及当前制造工艺与产业链不成熟的的难点。这也是为何现如今大家都能听说固态电池在发力,但各家都还没有正式全面装备的原因。
动力电池企业进度最快
相比新能源车企或是传统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落地上更有“动力”。目前,宁德时代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至1200人,20Ah 样品能量密度达 450Wh/kg,-30℃放电效率 85%,不过循环寿命还有待提高,量产计划推迟至 2030 年。目前宁德时代的半固态电池已量产360Wh/kg,预计将于2027年将推出400Wh/kg半固态电池,成本降至液态电池 1.2 倍。
比亚迪发力的硫化物-卤化物复合路线全固态电池,目前已有60Ah中试产品下线,能量密度400Wh/kg,循环寿命突破1200次,-30℃容量保持率85%。计划将于2027年在高端车型示范应用,并在2030年实现“固液同价”规模化生产。而半固态电池320Wh/kg版本已完成车企测试,成本预计会比宁德时代低。
欣旺达采用的聚合物路线,在10月23日发布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为400Wh/kg,在<1MPa 超低压力下循环寿命达1200周,并计划年底建成 0.2GWh 中试线。欣旺达还同步在开发520Wh/kg锂金属超级电池实验室样品,目标是2027年突破700Wh/kg,适配新能源车、eVTOL等场景。
国轩高科的“金石电池”中试线良品率已达到90%,能量密度400Wh/kg,2GWh量产线设计完成,计划于2026年小批量装车。
除了电池企业,相关研究所及研发机构也在发力。就在本月,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官网科研动态信息,由该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海外车企也在发力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在国际上已经遥遥领先,但众多海外车企也在发力。丰田10月宣布与住友金属矿山合作开发的“高耐久性正极材料”突破量产瓶颈,全固态电池计划2027-2028年量产,能量密度450-500Wh/kg,初期搭载雷克萨斯高端车型,2030 年大规模普及。
本田与GS Yuasa合作的全固态电池原型车计划2027年亮相,目标能量密度500Wh/kg,2030年后量产,聚焦高安全性和长寿命设计。

“两田”的发力也是不少人说的日系车企已布局固态电池,不过日系车企在新能源上常常“跳票”,所以不妨到了2027年底再看看其进度如何?
除了日系车企,欧美车企同样也在参与,甚至进度更快,都已有测试车上路。宝马与 Solid Power合作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i7测试车已在慕尼黑路测,续航超800公里,计划于2026年车队验证,2028年量产。
奔驰与Factorial合作的Solstice电池(450Wh/kg)测试车单次充电续航超过了1200公里,电池组减重40%,计划在2030年前投产,采用的是干法电极工艺降低制造成本。不过,奔驰此前就有过纯电车型续航超1000公里的测试成绩。
Stellantis也与Factorial验证了77Ah电池(375Wh/kg),可在-30℃至45℃稳定运行,2026年示范车队应用,2028年量产。
从多方收集的信息来看,2025年显然是是固态电池“技术验证”与“量产筹备”的分水岭。过渡期的半固态电池已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在即。
在未来的五年后,随着工艺成熟和成本下降,固态电池预计将逐步从高端走向主流市场,改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与安全标准。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