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中,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闫志金介绍了黑龙江省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闫志金闫志金介绍,“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为加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转化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全面赋能“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重塑科技计划体系赋能企业创新。聚焦产业导向和企业需求,持续深化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逐步完善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项目凝练生成机制。2022年以来,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指南全部来源于“4567”现代化产业技术需求,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部由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实施。2024年,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企业牵头承担项目资金比例达85%以上,较“十三五”时期提升近24个百分点。
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服务企业创新。发挥中国一重、哈电集团、哈飞集团、大庆油田等省内重点企业创新领军作用,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96家、较2021年增幅146%,组建产业技术研究中心(院)187家、较2022年增幅123%。中国一重、哈电集团、中车齐车分别作为产业链链主企业承担国家“锻长板”和“补短板”重大专项任务,先后有63项国家重大创新项目落户龙江。
构建政策引导机制引领企业创新。制定实施《龙江创新发展60条》,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高企培育资金等政策引导机制,推动全省企业研发投入达125.9亿元,较“十三五”期末增幅50.0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40家,增幅近161%。今年,省科技厅通过AI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选派400名“科技总师”带着技术和成果驻企服务,助力全省“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行动,前三季度实现就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52项。
闫志金表示,省科技厅将进一步以创新领军企业示范引领、高新技术企业稳量提质、科技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为抓手,着力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全面构建科技与产业双向赋能的发展格局。
记者:彭溢;摄影:李鹏举;视频:宋淼 孟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