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为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生态环境局昆都仑区分局(以下简称昆区分局)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助力工业绿色蝶变,在实践中书写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生动答卷。
在2025年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包钢(集团)公司凭借1138.77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231位。这家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的企业,不仅拥有千万吨级钢铁工业基地、全球最大钢轨生产基地与稀土工业基地的硬核实力,在绿色发展领域也持续迈上新台阶。2024年12月,包钢(集团)公司成功获评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A级企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获此殊荣的钢铁企业。
精准帮扶,为绿色转型排忧解难
面对传统工业企业庞大的生产体系与复杂的环保改造需求,昆区分局以“精准帮扶”为核心,主动对接企业诉求,积极为绿色转型排忧解难。“2023年以来,分局专门组建专家团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对烧结、炼铁、炼钢等环节开展‘一对一’专项指导,并通过专题培训、政策宣讲等方式,解读环保专项资金申报、污染物减排激励等政策,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政策红利。”昆区分局副局长董晨枫介绍说。
在包钢股份长材厂棒材作业部,工人刘跃全熟练地操作着脱硫脱硝设备。他颇有感触地介绍,“几年前,关键运行数据还得靠手写记录,一个班下来手腕发酸,眼花缭乱,后期还要人工汇总,非常麻烦。现在这套系统能自动生成报表,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人也轻松了不少。”2023年初,该厂3号线加热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圆满完成。改造后,不仅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浓度均稳定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与此同时,昆区分局全力协助包钢集团开展环保绩效分级A级企业申报工作。分局工作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攻坚,突破多项技术难题,并积极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通过努力,成功为企业申请到近亿元中央环保专项资金,为超低排放改造注入了“金融活水”。
“2024年9月,我们率先通过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验收,为获评A级企业奠定了关键基础。到位资金也及时缓解了企业压力,保障了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包钢集团能源环保部副部长王健奇表示。改造完成后,包钢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6.99%、50.83%和30.29%。
“线上预警+远程指导”非现场监管
为切实提高监管效率,减轻企业负担,昆区分局持续深化“执法+帮扶”的护企暖企机制,创新推行“线上预警+远程指导”的非现场监管模式。该模式依托在线监测平台实时掌握企业排放数据,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指导整改。这种“无形监管、有形服务”的做法,既守住了生态底线,又为企业发展赋能减负。此外,分局积极指导企业构建全链条循环经济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在昆区分局的推动下,包钢集团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已接近98%,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不含尾矿)突破97%。同时,国内首套钢铁行业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落地包钢,为企业在低碳发展赛道上占据先机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一系列务实举措的推进,昆区分局有效促进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良性互动,绿色发展的成果也惠及广大市民。通过“厂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包钢厂区绿化覆盖率已超过50%。昔日与城市疏离的“工业厂区”,如今成为职工、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工人陈伟感慨道:“企业发展了,环境变美了,大家工作的心情更舒畅,这就是我们追求的高质量发展。”
从倚重“钢铁硬实力”到打造“绿色新名片”,包钢的转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昆都仑区系统推进传统工业绿色升级的缩影。2024年,昆都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2%,较“十三五”末提升12.6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10月18日,该区优良天数比例为88.4%,良好的空气质量让广大市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