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小包裹”加速跑彰显经济活力
□本报记者 方素菊
10月22日9时30分,一辆从无极邮快合作共配中心驶出的快递车,停在无极县张段固镇东南丰村快递驿站。驿站老板张满红与快递员一起将快递卸下。不一会儿,被快递架环绕的一处空地上,堆起了一座快递“小山”。
“现在我们这里汇聚了邮政、中通、圆通、极兔、韵达、申通好几家公司的快递,平时一天大概有1400件,要是赶上‘双十一’或者春节,快递量能翻一番。”张满红一边介绍,一边熟练地将快递分门别类,入库上架。
2019年,张满红还是一家快递企业的快递员,亲身经历了快递业务的飞速增长。“最早是一个快递员负责一片区域,后来快件越来越多,就变成两个人负责一个片区了。”张满红回忆。
从这股快递量增长潮中,他敏锐捕捉到商机。2022年初,张满红支持妻子刘云云在村里开了一家冷饮批发超市,同时该超市作为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为村民提供邮政快递的代收代发服务。
起步阶段,驿站的快递量每天大约200件,之后逐渐攀升至400件。到2023年初,快递量日均达到800件。眼见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张满红果断地从快递公司辞职,全身心投入快递驿站的经营。
“现在我们超市里快递件的存放面积越来越大。我们还用上了专门的智能化设备,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手动入库、出库了。”张满红说,村民来取件,直接扫码就能拿走,方便多了。
一个乡村快递驿站的成长,折射出“十四五”期间我省快递业的蓬勃发展。
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快递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业务规模连创新高,业务量从2020年的40.6亿件增长至2024年的95.4亿件,年均增速28.3%。2024年,我省快递业务量首次超过山东,成为全国第四快递大省。今年1至9月,我省快递业务量稳居全国第四位,同比增长33.2%。
快递加速奔跑,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带来的先发优势。
近年来,我省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的功能定位,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进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企业北方总部基地,吸引更多邮政、快递企业在河北投资兴业,推动快递功能集聚、关联产业集群。
10月18日,中通快递北方总部在廊坊市广阳经济开发区正式投运。这标志着国内八大主要快递品牌区域总部或运营中心在廊坊市全部投入运营,京津冀区域的快递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加速聚集的邮政快递资源,为快递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行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作用持续发挥。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快递业务量占京津冀比重达70.16%,较去年同期提升3.56个百分点。河北已成为京津冀快递集散功能核心区,超过45%的出京快件在河北经转。
快递加速奔跑,还离不开快递物流配送网的不断加密。
“十四五”期间,我省快递行业积极构建现代寄递服务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全省拥有省级集散中心30个、市级分拨中心57个、县级中转场697个、末端网点近6万个、干线运输车辆超过2700辆,开通干线公路运输线路3000余条、航空运输线路100余条、铁路运输线路40余条。
通达的寄递网络,打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实现了商品流动高效畅通,既成为消费品深入乡村的“高速路”,也架起了农特产品出村进城的“富民桥”。
今年以来,中国邮政河北省分公司推动新媒体平台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在抖音、视频号平台累计直播约1000场,累计观看人次突破1亿,线上交易订单超25万单。石家庄的黑猪肉、邢台的玉米油、衡水的小白嘴山药、秦皇岛的板栗等几十种河北本地特色农产品搭乘快递卖到全国各地。
快递加速奔跑,促进互联互通,传递幸福美好。省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负责人杨永说,我省将进一步补齐农村末端和国际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并积极发展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区域配送等多元服务模式,推动生产服务与产业链条相融入,使快递更好为实体经济“舒筋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