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好的设计不仅能塑造产品的 “颜值”,更能提升出行的 “价值”,让智慧出行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双重驱动下,汽车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集 “科技、美学、文化” 于一体的 “移动文化空间”。
10月24-25日,作为WDCC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全城联动活动之一,2025国际智慧出行设计大会及系列活动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举办。本次大会以“心”动力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发表演讲、深度对话,分享设计心得、设计战略和设计发展。
著名设计史论专家、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受之教授在开题演讲中表示,虽然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迅猛,但相当长的时间电动、油电混合和纯汽油车还会存在若干时间。不管汽车行业如何发展,汽车的设计师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感受,要踏实做好工作,提供更好的设计产品,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设计分会主任委员、上汽集团首席专家、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则认为,“心动力”就是“发自内心的设计”。未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学会活下来,不能为了刻意求新而新,要相信自己、要坚持原则、要脚踏实地做产品,才能为消费者持续提供好的产品。
此外,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副总经理邓鑫,奇瑞星途汽车副总经理、设计负责人刘能华,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执行顾问、前丰田汽车公司设计总监、千叶大学客座教授御园秀一,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武奕陈等先后分享了自己对智慧出行设计的理解及观点。
上海国际汽车城,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摇篮”,更是智慧出行设计的“试验田”。目前,上海国际汽车城以 “设计赋能智慧出行” 为核心,已构建起从创新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生态体系。在产业基础上,集聚了上汽研究开发总院、蔚来汽车设计中心等整车企业,以及科美创研等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服务企业;在生态建设上,连续举办国际智慧出行设计大会、中国汽车设计(国际)峰会等链接起国内外著名汽车企业和汽车设计师;在人才培养上,设立上海国际汽车城天工设计学院,致力于打造当代中国汽车设计师的“黄埔军校”,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汽车设计人才培养高地。
原标题:《国际智慧出行设计大会探究设计师灵感之源》
栏目主编:苏展 文字编辑:周辰
来源:作者:文汇报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