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扎根乡土 金融创新
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扎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本报讯(孙珊珊、陈尔康)凌晨四点的首衡智慧冷链产业园(以下简称“首衡”),零下24摄氏度的冷库中,来自内蒙古的羔羊肉与渤海湾的对虾在银色货架上整齐列队。这些农副产品在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经销e贷”的创新设计中,正从沉默的库存转化为跃动的资本——依托核心企业园区内封闭管理的生态环境,每吨冻品可激活最高50%的质押融资额度。
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以动产质押为纽带,在核心企业承诺实际兜底的基础上,整体项目获批1.2亿元增信额度,且全部额度使用完毕达成信贷资金投放。据悉,当首衡园区二期商户开始建立独立购销渠道时,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的普惠青年先锋队敏锐捕捉到变革契机。这支由“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技术经理”的联合营销团队及金融创新团队组成的队伍,研发出了“兴农贷”打分卡模型。通过收集借款小微企业财务情况等综合数据构建的“多点带面”评估体系,将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量化为可计算的信用分值,实现了“供应链脱核不离核”的智慧转型。
主营泰国榴莲的一家商贸公司成为首批受益者。脱离核心企业兜底后,该公司凭借稳定的进出口订单与良好的现金流,仅一周内获批300万元信用贷款。这种“去中心化”服务模式,既释放了商户自主经营活力,又通过资金闭环管理守护金融安全。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共44家完成“金融断奶”的小微企业,正在京津冀冷链生态圈中焕发生机。
在“华夏药都”安国市,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为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定制的“安国中药打分卡”体系,将客户的综合财务数据、股东专业技术背景和产业上下游管理体系等纳入授信评估,让13家中药企业在获得总计超6000万元信贷支持的同时,守护住了传统文化的薪火。某老字号第六代传人手持批单激动地说:“祖辈留下的‘白芍切片’绝活,如今成了获得银行认可的硬实力。”
在燕山腹地中的承德香菇产业园,作为河北省首单落地贷“园区快贷”产品,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将总行标准化产品同河北当地市场相结合,充分挖掘当地企业需求痛点。当地一家涉农科技公司将1000万元信贷资金注入FD冻干生产线时,一朵朵香菇在零下40摄氏度的急冻中完成华丽蜕变,附加值提升8倍的冻干香菇将远渡重洋,带动周边7个村庄形成订单农业集群。
从冀中平原绵延的农贸物流产业带,到安国千年药都翻腾的中药蒸汽;从燕山脚下层峦的香菇菌棒,再到环渤海冷链物流车上凝结水珠的果鲜箱——截至2025年三季度,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超57亿元普惠贷款支持了河北省多项实体产业,新增2万余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