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杨丹丹 吕双虎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是当前农业转型发展的必修课。自2024年以来,邮储银行资阳市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资阳市分行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生态优先、产业融合、文化赋能、市场导向”四大核心,依托农业转型金融试点契机,聚焦田间生态养殖和智慧渔业,多方联动实施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工作,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农业发展之路。
支持稻虾共作新模式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蒙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谢家桥稻田小龙虾养殖基地特色鲜明,采用“水稻+反季节小龙虾”生态养殖模式,使小龙虾成为“田间卫士”,通过其除虫除草、粪便肥田等生态作用,与水稻构建“水下增氧、水上保护”的互利共生体系,减少化肥使用,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绿色发展模式。
“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不冷、夏季炎热,雨水合适。这样的气候为早虾和冬虾养殖创造了条件,在全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让我们对扩大养殖规模充满了信心。”该合作社负责人曾祥波说。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曾虾子”品牌知名度稳步提升,扩大养殖规模迫在眉睫。将现有规模从100亩扩大到近7000亩,该合作社预计投入资金500万元。但由于自有资金不足,且农业转型项目轻资产、无抵押的特性,该合作社扩张规模面临停滞。关键时刻,邮储银行资阳市雁江区支行迅速行动,引入农业担保公司,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该合作社提供了150万元担保贷款,助力其规模从2017年的30余亩扩大至2024年底的7000亩,占当地总养殖规模的18%。
助力渔业生产提质增效
四川雁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通信服务资阳分公司联合打造的“5G+千兆光网”智慧渔业养殖基地现有泥鳅塘100亩、鲢鱼塘100亩,泥鳅产量约100万斤,鲢鱼产量约50万斤,年产值在1200万元左右。
该基地以原生态露天水塘养殖为基础,配套安装了“5G+千兆光网”智慧渔业养殖系统。该基地通过5G网络通信技术与千兆互联网,在泥鳅和鲢鱼养殖过程中实现全自动投喂饵料、泥鳅塘和鲢鱼塘尾水循环零排放、中草药代替抗生素以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自动化管理。
在启动“5G+千兆光网”智慧渔业养殖基地改造项目时,四川雁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遇到了资金难题。在中国人民银行资阳市分行的指导下,邮储银行资阳市雁江区支行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实地调研并制定方案,通过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农业转型金融项目绿色审批通道,于2024年7月成功向该公司发放了80万元的“产业贷”,助力该公司完成智慧渔业养殖系统设备配备。
据了解,该基地投入运营以来,养殖饲料节约40%,每年养殖能源成本节约10万元。同时,精准的饲料投喂和环境控制显著降低了泥鳅塘和鲢鱼塘的发病率,大幅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这一创新模式为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且有效解决了周边村民就业及创收问题。”邮储银行资阳市雁江区支行相关负责人说。该基地现有正式合同工5人,年均收入约5万元,在生产和售卖旺季,该基地临聘工达40余人。
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
近日,为进一步跟进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工作推进情况,探索绿色低碳农业发展之路,北京绿色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资阳市分行、邮储银行资阳市分行联合开展了四川雁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G+千兆光网”智慧渔业养殖基地和谢家桥稻田小龙虾养殖基地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基地的运营模式、技术应用及金融支持情况。
“邮储银行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方面的实践探索具有较强示范意义。其为智慧渔业和生态养殖两种不同养殖模式提供的金融支持不仅推动了当地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也为农业转型金融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调研组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邮储银行资阳市分行累计为全市养殖行业发放贷款5.38亿元,为养殖户节约利息支出20余万元。“邮储银行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农业金融服务思路,加强与各方合作,加大对农业产业金融链条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助力农业金融转型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金融动力。”邮储银行资阳市分行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