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祖兆林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高额成本、海外市场的未知风险,让不少创新企业望而却步。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紧跟国家与地方政策导向,以全链条保险服务破解企业创新顾虑,护航科技企业创新。
南京市江宁区一家大型科创企业在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投保专利执行保险,次月发现专利遭受侵权,随即向保险公司报案,并展开调查和起诉。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协助提供咨询服务并指导客户索赔,最终赔偿调查费及律师费共计13万元。企业法人深有感触地说,有了专利执行保险,解决了企业专利被侵权维权过程中所产生的调查费用、法律费用、证物费用以及无效环节诉讼费用,同时为投保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通过“保险+服务”的模式,解决中小微企业在专利被侵权后产生的“不会维权”“维权费用高”“维权难”等问题。
自2012年国家启动专利保险试点以来,知识产权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单一专利延伸至全类型知识产权,从国内保护拓展至海外布局。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部署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江苏跻身8个试点地区之列。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江苏迅速跟进发力。同年6月,江苏金融监管局等五部门出台地方试点实施方案,以十五条重点任务构建创新保障新格局,明确提出强化保险保障、推动政银保企精准对接。政策的“指挥棒”为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的业务创新指明方向,也为企业创新注入信心。
江苏企业的创新活力,为知识产权保险提供了广阔舞台。2024年,全省发明专利达63.44万件,有效注册商标313.53万件,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与出口总值均居全国前列。但创新背后,风险如影随形:国内侵权纠纷的调查、诉讼费用动辄数十万元,中美科技竞争加剧更让出海企业面临高频海外诉讼风险。
市场需求就是行动指令。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主动把握机遇,以产品与服务创新破解企业痛点,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体系,既为初创企业的研发探索兜底,又为成熟企业的海外扩张护航,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打造全链保障体系。走进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的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库”,从研发到转化、从国内到海外的保障场景一应俱全。境内保险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质押融资、维权保护等全环节,海外保险聚焦海外布局与侵权应对,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精准服务。
如何保护科创企业创新成果?从2019年开始,江宁区联合保险公司出台《江宁区企业购买专利保险扶持暂行办法》,推进科创企业投保知识产权保险,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贴,企业仅需支付50%保费,给科创企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吃下“定心丸”。
人保财险江宁支公司经理何文艳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依托区政府良好的政策支持,该支公司积极推进专利保险,已辐射4家重点科技园区近百家本地科技型企业880余件专利,累计提供超9800万元保额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来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创下多个“全国首单”,树立行业创新标杆:在人工智能领域,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推出了全国首个“AI生成内容侵权责任保险”项目,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商标保护领域,人保财险徐州市分公司落地全国首单农产品公用品牌综合保险“农业品牌保”,首次实现了“商标被侵权风险”与“食品安全责任风险”双重保障的融合落地。在商业秘密领域,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签发了全国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责任险,推动知识产权保险从保“无形知产”扩展到保“有形产品”。
守护创新成果落地。在无锡,热门文创IP“卡皮巴拉小黄豚”遭遇近百起侵权,维权陷入困境。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量身定制“全维护航”保险方案,不仅覆盖调查取证、法律诉讼等费用,还创新“损失预付”机制,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筑牢IP保护屏障。
在南京,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的“新型碳导电材料”专利面临转化难题,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的专利产业化综合保险给出解决方案——一张保单涵盖成果转化、被侵权、侵犯专利权三大保障,加速技术国产替代进程。
在苏州,面对跨境电商出海热潮,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创新“商业保险+国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模式,落地全省首单全球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为企业提供100万元全球保障,通过“风险预警+法律支持+经济赔偿”闭环,化解海外维权难题。
在扬州经济开发区,一家研发制造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授权前这一“真空期”的侵权风险困扰。人保财险扬州市分公司精准洞察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专利临时保护期保险方案,为该企业提供涵盖专利临时保护期内可能遭遇的调查费用、法律费用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等被侵权风险全方位保障,填补了发明专利“授权前”的保护空白,为企业创新成果筑牢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