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坚决打好“三秋”农业生产硬仗 江苏人保财险多措并举筑牢农业丰收“保障网”

时间:2025年10月27日 21:07

转自:扬子晚报

“三秋”生产既是今年粮食生产的收官战,又是来年夺丰收的第一季,当前正值“秋收、秋种、秋管”关键期,江苏多地遭遇连阴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人保财险”)聚焦农户急难愁盼,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央企责任担当,通过构建多层次保险供给体系、强化全流程防灾减损服务、深化科技赋能风险管控,以实打实的服务为秋粮丰产丰收筑起“保障网”,让农户在灾害天气里守好“粮袋子”。

丰富保险供给:从“保成本”到“全周期”,农户安心种粮有底气

为全面提升农户风险抵御能力,江苏人保财险积极构建“传统+创新”保险体系。一方面,持续推进水稻、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传统成本保险,2025年累计承保中央补贴水稻1445万亩、玉米278万亩次,为89万户次农户提供213亿元风险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创新推出秋熟节气气象指数保险、收割期降雨指数保险、稻麦品质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等特色险种,为7.9万农户额外提供35亿元保障,推动农业保险从“保生产”向“保品质、保地力”延伸,覆盖秋粮生长全周期。南通种植大户孙先生今年种植1200余亩水稻,在参加中央补贴的传统成本保险基础上,还额外投保秋熟作物气象指数保险。他感慨道:“现在连气象指数、耕地质量都能保,我们种粮的风险越来越小。今年秋收遇到连日阴雨影响收割,很快就获得了理赔,一年辛苦没白费。”

强化防灾减损:从“预警”到“抢收”,与农户并肩抗灾保丰收

“收到人保的预警短信时,我还没意识到这场雨会下得这么大,赶紧按照提示对田间排水渠进行了清理,后来又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倒伏的水稻进行了抢收,损失比邻居少了一大半!”连云港东海农户周大爷一提到这次水稻受灾的事儿,就对人保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

面对连阴雨天气灾害,江苏人保财险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一是应急资源配置,依托全省超400家乡镇“三农”营销服务部网点,江苏人保财险提前调配“三农”服务车辆、无人机等资源,确保应急响应“零延迟”,让农户在灾害面前不慌神、有依靠。二是精准气象预警,主动对接气象部门,通过短信、微信小程序向18万户次农户推送预警信息超80万条,“雨前提醒、雨中指导、雨后帮扶”,让农户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三是专家田间把脉,扬州、宿迁等地分支机构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为农户量身定制管理方案,对发芽发霉的倒伏作物优先制定抢收计划,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四是联合抢收行动,“抢收就是抢时间!”得知徐州农户面临“收割难、烘干难”后,公司迅速对接农业合作社与农机服务站,协调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分片区作业,帮助农户在雨隙抢收烘干粮食,避免“到手的粮食变霉粮”。

通过把“防灾”做在前面,把“减损”落在实处,为农户撑起“防护伞”,助力秋粮抢收归仓。

优化科技支持:从“无人机”到“示范方”,科技赋能让种田更高效

“以前查灾要在田里跑上大半天,现在人保用无人机飞一圈,哪里倒伏、哪里有病虫害,看得清清楚楚,理赔也快多了!”淮安种粮大户蒋先生第一次见无人机查灾时,忍不住感叹科技的便捷。

江苏人保财险持续落实中央关于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的工作部署,将科技深度融入“三秋”保险服务各环节,提升农业保险服务精准度与效率。一是无人机全域巡查,对大面积秋粮种植区开展空中监测,精准识别作物倒伏、病虫害等隐患,实现“天地一体”查灾定损。二是遥感技术精准服务,构建“地图底图+行政区划+耕地地块+作物分布+验标信息”五层叠加图层,覆盖土地超2500万亩,确保承保标的真实、理赔数据准确,让农户“明明白白获保障”。三是良种示范方引路,联合农科院所,在全省建成120处“人保示范方”,覆盖13个地市6万亩耕地,通过“农博士”管理平台实现水稻10个节点管理完成率100%,参与示范方种植的南京农户钱先生表示:“跟着示范方学技术,我的水稻亩产比去年提高了3%!”四是风险减量站护航,2025年公司在苏南、苏中、苏北落地4个“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减量站,实时监测苗情、墒情、虫情、灾情,为秋粮种植提供“智慧防护”。

“不管天气怎么变,只要有人保在,我们种粮就有底气。”这是近期农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下一步,江苏人保财险将守牢“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紧盯“三秋”生产进度,用更精准的保障、更贴心的服务,守护好江苏农民的“粮袋子”,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农业保险力量。

校对 胡妍璐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