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首尔10月27日电 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韩国各界人士对习近平主席即将开启的韩国之行充满期待,他们相信此访将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促进双方民间友好,赋予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及两国人民。
这是2024年12月31日在韩国庆州火车站前拍摄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宣传标语。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期待此访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韩国国会议员尹厚德表示,“这次访问将为推动双边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带来重要契机,期待双方领导人进一步凝聚两国共识,推动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更加活跃,并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韩两国毗邻而居。百金买屋,千金买邻,好邻居金不换。”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话中韩友好,讲中国未来,谈两国合作。演讲和现场友好热烈的气氛,给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留下深刻印象。“那是韩中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他说,习近平主席的演讲给两国关系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
长期关注韩中关系发展的禹守根说:“我非常期待再次听到习近平主席就双边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的新主张,相信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两国将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全民共享的双边合作。”

2025年10月16日,执行“青岛—济州”首航航次的“SMC RIZHAO”轮靠泊在青岛邮轮母港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从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到建立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建立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相互成就和共同发展。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同韩国总统李在明通电话时强调,中韩应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变乱交织的地区和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确定性。
联合国前秘书长、韩国前外长潘基文接受记者采访时,愉快回顾了同习近平主席的多次会面,以及见证两国关系发展的难忘点滴。他认为,韩中互为友好近邻,在维护地区稳定与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等领域肩负共同责任。
“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传递出深化双边关系的积极信号。”潘基文说,“期待此访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推动韩中友好情谊转化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并为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在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看来,习近平主席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将再次展现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期待这次访问促进两国增进战略互信、密切双边合作、夯实民意基础,开辟双边关系发展和东亚区域合作的新局面。”
“对两国经贸关系前景始终充满信心”
晨曦中的韩国仁川新港码头,吊臂起落、汽笛声声。印有中国海运企业标识的集装箱在自动化吊机作业下有序装卸,即将随远洋巨轮驶向世界各地。
“目前,我们与中国的集装箱贸易量占仁川新港整体贸易量的60%以上,这些吊机也全部是中国制造!”仁川新港鲜光集装箱码头总经理南相绮兴奋地说,“非常欢迎习近平主席再次访问韩国,期待此访能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港口物流、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合作。”
建交33年来,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果。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韩产供链深度互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这是2025年10月16日在江苏盐城拍摄的中韩(盐城)产业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博摄世界500强企业韩国希杰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道瑄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访韩的消息。他期待,两国元首进一步为双方经贸合作引领方向,为商界和企业注入信心。
“作为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我们相信两国高层交往释放的利好,将为企业本地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我们与中国伙伴实现合作共赢。”尹道瑄说,“我们对两国经贸关系前景始终充满信心。”
自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两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经贸合作从传统制造业拓展至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
韩国韩中联合会会长、龙仁大学教授朴胜赞表示,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韩国经济发展正面临挑战。“希望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带动双边经贸合作持续升温。”朴胜赞说,“韩中在清洁能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各有所长,双方可以挖掘更多互补领域,开展面向未来的合作。”
扫地机器人走进韩国家庭,配送机器人穿梭于首尔的餐厅酒店,巡检机器人亮相韩国展会……近年来,“中国智造”在韩国市场大受欢迎,成为双边经贸的新亮点,映照出中韩产业互动与合作的新格局。
2025年10月13日,韩国消费者在首尔的家中使用扫地机器人。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这给韩国相关行业带来了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说,两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双方深化合作将提升两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近年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韩国以及全球经济带来新机遇。”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表示,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将推动韩中经贸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也将为亚太地区合作发展注入信心与活力。
“让民心相通的根系越扎越深”
今年7月,韩国爱宝乐园人潮涌动,大熊猫“睿宝”和“辉宝”两周岁生日庆祝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孩子们高举熊猫玩偶,游客们排起长龙,只为一睹“中韩友谊使者”的萌态。“看到它们健康成长,就像看到两国友谊不断萌发新芽。”首尔市民金惠媛说。

2025年7月7日,在韩国京畿道龙仁市爱宝乐园,大熊猫妈妈“爱宝”(中)和“睿宝”、“辉宝”在庆生活动上享用美食。新华社发(孙一然摄)
“要深化人文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夯实民意基础”“让中韩友好在两国人民心中扎根”“改善和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中韩两国元首在今年6月通电话时,均谈及深化两国人文交流、厚植民间友谊。
自去年11月中方对韩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以来,韩国民众赴华自由行热度持续攀升,“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韩国的潮流生活方式。从上海浦东陆家嘴的现代高楼到古城西安的兵马俑,从哈尔滨的冰雪世界到重庆的山城夜色,越来越多韩国人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活力,体会两国友谊温度。
在位于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前,不少韩国游客静静伫立。这里见证了在抗日战争岁月中,中韩人民倾力相援的历史情谊。“我们衷心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的保护与修缮。”韩国外交部东北亚中亚局审议官南镇说,“这让韩国人民深切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友好情谊。”
“人文领域承载着更多的相互理解与共同情感。”“汉语桥”俱乐部首尔中心负责人李祯恩说,“我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访进一步深化韩中民间友好与信任,为两国各领域合作提供助力,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人与人的交流,是维系两国关系最深厚的纽带。”西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旭渊感慨:“韩中两国文化相融,两国友人能一同畅谈孟子、品读李白,这份源于文化共鸣的心灵相通,为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提供持久力量。”
2024年11月30日,来自韩国的游客(右)在上海豫园商城与游戏角色装扮者合影。新华社发(谢鑫摄)“正如深秋中的浓浓暖意。”韩国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说,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必将让更多人真切感受到韩中关系的温暖与希望,提振各界对两国关系持续向好的信心。
“建交33年来,韩中两国播下无数友谊的种子,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曲欢说,“相信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将让民心相通的根系越扎越深,韩中友谊之树常青。”
策划:李忠发 冯俊扬 韩墨
记者:张粲 陆睿 姚琪琳 黄昕欣 陈怡 杨畅 孙一然
统筹:耿学鹏 刘品然 阚静文 林昊
新华社国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