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木鱼ETF)
周三市场最让人无语的,还是港股创新药了!

早盘,粉丝兴致冲冲地谈到了信达生物的大利好:总额114亿美元的BD大单,就算不考虑里程碑,首付12亿美元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要知道信达生物去年一年销售还不到100亿人民币,怎么看都是利好!
就算近期外贸环境不稳定,利好兑现弱了,但这个级别的BD不管怎么说,都应该让市场给个好评。

然而,信达生物高开后迅速跳水,带动港股创新药全体回调,最终让大家空欢喜一场。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特殊现象:港股医药系指数,都没有高开多少。拿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来说,高开幅度不足0.6%,这就十分诡异了。

盘后披露南向资金还是净买入信达生物的,可见砸盘的依然是外资。没错,港股医药的显著特点,就是外资主导定价,其定价能力甚至还超过恒生科技。
因此,投港股主题,不但要看主题逻辑,还要看外资心态。

上周,我们曾经早报也谈过翰森制药的BD新单,8000万美元首付对于他们体量来说也是大利好,然而同样高开低走。之前还有好几个BD小单如维立志博、奥赛康等的兑现,都出现了问题。
这可能表明:外资对东大医药BD出海模式的价值评估,出现了变化。

观察下港股医药股的表现,我们其实很难找到规律,主要龙头股跌幅都不小。其在经贸关系紧张之后修复力度是明显弱于科技的,很可能表明外资在这方面有担忧,反而把“明牌”利好当出货机会。

而如果看下港交所披露的部分外资数据,可见贝莱德等头部外资频繁进出,其态度并未有趋向性变化。尤其10月10日,贝莱德在大跌中敢于“低吸”,10月16日“高抛”。
有一定的可能性,周三这个跳水是一个博弈行为。因此,周四走势很关键:如果补涨则确认周三是博弈,反之则BD模式甚至对东大创新药的共识继续减弱,可能到贸易环境稳定后重估。

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走势来看,目前还处于贸易利空形成箱体状态,技术党可以看这个箱体的支撑是否成立。

而标普生物科技近期走势其实比较强,而美股总体强劲,热钱回流美股躲避短期贸易矛盾也可能是一个原因。

我们分析总结一下港股医药的几个关注点:
1、两周以来BD利好兑现率明显减弱;
2、贸易周期,资金或有谨慎态度;
3、落后于美股,热钱回流抽离。
观察点:
1、外资投行资金动向,等待港交所披露;
2、周四走势极为关键,期待补涨行情判断外资战术风格。
以上就是有限的分享,我们会继续关注消息面、资金面变化。市场总是在变的,加之逻辑更是如此,我们不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