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爆基丁
近日,国盛证券三季报正式出炉。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超46%和191%。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本期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加所致。
回顾已披露的券商三季报来看,国盛证券的亮眼表现并非个例,券业整体正迎来业绩丰收季。中信证券、东方财富业绩同样亮眼,且经纪业务也成为相关机构拉动营收增长的核心力量。对此,业内人士普遍分析认为,三季度券商业绩高增,得益于市场交易活跃以及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未来增量资金有望接力入市,券商业务或将全面受益,“牛市旗手”将强势回归。
经纪业务成核心增长引擎
国盛证券的亮眼表现并非个例。近日,中信证券和东方财富也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营业收入为558.15亿元,同比增32.7%;归母净利润为231.59亿元,同比增37.86%。与此同时,其资产规模再度突破,成为国内首家资产规模破2万亿元的券商。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信证券总资产规模为20263.1亿元,较2024年末的17107.11亿元增长18.45%。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09.39亿元,同比增52.9%;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36.89亿元,同比增30.88%;资管业务净收入为87.03亿元,同比增16.37%。
同样已经发布三季报业绩的东方财富,业绩表现也可圈可点。今年三季度,东方财富实现营业总收入47.33亿元,同比增长100.65%;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77.74%。2025年前三季度,东方财富实现营业总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长58.67%,实现归母净利90.97亿元,同比增长50.57%。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3802.5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12%。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营业收入的大幅提升,东方财富解释称,主要是证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加所致。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东方财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6.4亿元,同比增加86.79%。与此同时,截至三季度末,东方财富的“融出资金”规模已达765.78亿元,较年初增长30.11%。实现利息净收入24.05亿元,同比增长59.71%。
图片来源:壹图网此外,哈投股份也在近期披露全资子公司江海证券的最新业绩,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11亿元,同比增长28.13%,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140.71%。东吴证券也在早前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增报告,报告显示,在今年前三季度,东吴证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48亿元到30.23亿元,同比增长50%至65%。同时,东吴证券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多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成为推动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的重要引擎。
对于多家券商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的原因,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分析称,券商属于强周期行业,其业绩表现与市场行情、环境、交易额以及同期IPO规模等因素有着强相关性。今年A股处于牛市行情,各家券商三季报普遍业绩向好也符合市场预期。
不难看出,对于已经公布三季度业绩报告的券商,数据均显示其证券经纪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前三季度A股主要股指表现强劲,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升为券商经纪、两融等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季度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度
虽然业绩整体表现向好,但部分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出现波动。例如,今年前三季度,东方财富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96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3.0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对此,公司解释为“证券自营固定收益业务收益下降”。
对于上述情况,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当前东方财富凭借“流量+数据+牌照+场景”的商业模式为其带来了独特的业务场景优势,也为公司持续发展构筑了深厚的护城河。那么,未来如何在市场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能否靠新努力构建更为坚固的“护城河”,则需要进一步补齐业务短板,持续加强投资研究能力。未来如何突破中低端客群的“天花板”,向高净值客户领域渗透,也将是决定其财富管理业务高度的关键。
图片来源:壹图网而四季度以及全年各家券商表现能否延续强势复苏态势,郭施亮表示,当前A股市场规模扩大和活跃度的提升将持续为券商带来经纪、自营、资管、投行及两融利息收入的增加。不过,券商行情是否能延续至明年,还需观察同期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接下来美联储降息的持续性。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认为,基于政策面和资金面诸多有力的支撑因素,券商板块向好的趋势有望继续延续。随着未来存款转投资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增量资金或有望接力入市,券商业务会全面受益,“牛市旗手”也将强势回归。
对于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竞争格局重构的双重驱动下,行业马太效应或进一步强化,中小型券商则需专注于细分领域,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