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T FINANCE
贸易战不仅是经济博弈,更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中国企业界对此强硬回应,如雅森国际总裁谢宇指出,中国内需市场庞大且产业链完整,可通过转口贸易、技术升级等策略化解冲击;芯驰科技则强调贸易战加速了芯片国产化进程,凸显“科技自立”的迫切性。正如华讯方舟创始人吴光胜所言:“当其他国家离不开中国技术时,霸权打压将不攻自破。”
这场持久战中,中国以开放合作对冲保护主义,以创新驱动突破困境,正逐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记者:周雪松
编辑:李 捷
制图:张宇萱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贸易战,比较著名的贸易战有17世纪英荷贸易战、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战、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以及美苏贸易战,等等。贸易战的最后走向,可能是冷战甚至热战。
从专家分析来看,中国主张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且中国发展为和平崛起,这次关税引发的中美贸易战,目前来看不太会引发热战,但中国也不是软弱可欺,而是给予强硬反击,如果美国不停止威胁讹诈,这场贸易战可能变成持久战或演变成冷战。
如何打赢这场贸易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的企业界人士对此建言支招。虽然贸易战表现为关税战、金融战等形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但企业界人士认为,掌握核心科技才是硬实力,也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PART 1
对美国加征关税要坚决反击

历史上,英荷贸易战后,发生了海上霸权的转移。荷兰曾经垄断全球海上贸易,但贸易战演变成了热战,经过四次战争后,英国逐步取代荷兰成为海上霸主。随着荷兰经济衰退,英国确立全球殖民贸易主导权,逐渐发展成为“日不落帝国”。
斯穆特—霍利关税战则是大萧条的推手。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进口关税,情形与现在美国挑起的全球关税大战相似,当时加拿大、欧洲多国报复性加税,全球贸易额缩水66%,加剧经济大萧条,虽然各国以邻为壑的政策激化矛盾,未直接引发热战,但却成为二战爆发的经济诱因之一。
美日贸易战和美苏贸易战,核心也都是世界经济霸权的争夺,未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当年日本制造业崛起,美日贸易逆差飙升,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实施贸易限制,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陷入“失去的20年”,有的说法长达30年,日本楼市泡沫破灭。而美苏贸易战苏联应对也以失败告终,最后解体。
华讯方舟集团创始人、深圳市太赫兹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吴光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无论是关税战、贸易战、金融战,还是科技战,都是战争的一种形态。
近年来,美国通过各种借口野蛮地制裁中国高科技企业,华讯方舟就是美国制裁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之一,自从上了美国制裁名单之后,几年贸易战打下来,华讯方舟的员工队伍已经从鼎盛时期的三万人减员变成目前的三千人,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经营上变得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没有被打垮。
由于受美国“靶向绞杀”影响,华讯方舟发展遭遇系列挑战,如项目推进受阻、中美合作订单被中止、研发人员受干扰等。但即便在如此严峻艰难的背景下,公司依然在科技发展的征程上不断突破,其旗下太赫兹科技创新研究院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科研院所九强行列。在卫星领域,入选“全球卫星竞争力TOP10公司”,填补了国内民用通信卫星在该领域的空白。
“虽然我们从三万人减少到了三千人,但现在核心技术都在自己手中,正在专注于做国内市场。这也是我们有信心和勇气越过这次危难和关于中美科技战的体会。我们对这次关税战要坚决制止,坚决反击,坚决出手。”吴光胜对记者说。
他说,“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要想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自己的独门技术,而且让自己的技术其他国家也离不了。当其他的国家都离不开我们技术的时候,就不存在美国对我们会这么嚣张地挥舞大棒。”
PART 2
中美贸易战也是持久的科技战

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裁谢宇最近变得十分忙碌,忙着和各方探讨如何最快速地搞活市场。该公司举办的雅森展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汽车后市场领域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谢宇认为,中国是一个超大市场,而且有巨大的内需发展潜力,所以中国并不惧怕贸易战。
他分析,关税大战爆发,中国出口不会减少,但是要做转口贸易。生产进一步外溢东南亚和南美等市场。外国企业也会加速在中国建厂,而且关税大战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更多,除非美国和整个世界割裂,否则没法和中国产品说“不”,阻隔不了中国产品进入美国,至少五年内是这样。
谢宇告诉记者,美国这次挥起关税大棒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是好的,因为汽车消费是中国扩大内需最好的入手产品,即使未来新车销量减少,但汽车使用和服务市场还有十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某进出口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贸易战美方已经有妥协的迹象,尤其是关系美国粮食贸易出口的州会给特朗普施加压力,这是他的票仓州;从趋势和国际贸易规律来说,中国单一大市场对美国产业、跨国公司是必要的,离开了可能关涉企业自身的存亡,在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企业不一定会完全执行特朗普的政策,可能通过各种绕道或者其他方式出口。
虽然转口贸易也在遭遇美国的围堵,但谢宇认为,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人很聪明,总会有办法应对。“贸易战没有赢家,但最后还是需要大家坐下来谈。”企业界人士普遍表示,中国绝不接受施压和威胁,美国方面应主动放弃幻想,停止讹诈,恢复企业之间正常的经贸秩序。
在企业界看来,经济规律不可违,美国发起的这次关税战与历史上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战高度相似,可能重蹈覆辙,而历史已经证明,贸易战加剧全球经济衰退,保护主义终将反噬自身。合作比对抗更明智,从英荷贸易战来看,英国也是通过开放政策实现了崛起。坚持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合作与规则创新方为长远之道。
中国企业并不怕打贸易战,以芯片行业为例,正是贸易战加速了国产芯片的崛起。“这次关税大战目前对我们公司没太大影响,也不影响生产和成本。”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表示,“我觉得中国政府一定是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次贸易战对我们可能是利好的影响,可能会加速芯片的国产化进程。”
吴光胜则表示,中国能打赢贸易战,因为中国没有退路。如果不打贸易战,中国可能永远抬不起头,在产业链上要按照美国的要求做,满足他们的产业链需求,只能做末端、做下游,或者做附加值低的产品,会处处受到打压。
“科技是引擎,经济是基础,国防是保障。”在吴光胜看来,中美贸易战不仅是关税战、金融战,也必然是一场持久的科技战,中美贸易战必须打,中国只有打赢才可能站在产业链的高端,真正在全球科技引擎层面发挥作用。
(转自:中时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