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
本报记者陈文强 " 谈股论金 " 与您见面

对A股来说,如果美联储9月份能降息,可能很快冲击4000点。如果不降息,则可能会震荡一阵子,但也不改向上的趋势!毕竟,这一轮牛市的核心原因其实是资产配置荒,而最大的增量资金是保险、居民存款搬家等等。
本周,沪市综指站上了3700点,而且站稳了。要知道,这30年来,A股市场只有4次站上3500点,每次都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第一次是2005年至2007年的“股改”行情,第二次是2014年至2015年的“水牛市”行情,第三次是2019年至2021年的“喝酒吃药”行情,还有就是这次,且行且珍惜。值得一提的是,8月18日,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股市与经济相互促进,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央行下场,给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子弹”,保证流动性畅通。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均宽松,各项利好尽出。这波牛市不会因为短暂的调整而熄火,但也不可能只涨不跌,笔者认为,到了4100点左右可能会有幅度较大的回调。
股市的财富效应对拉动消费的作用是巨大的。资本市场需要的不只是市值增长和财富转移,更需要对投资、消费和科技创新实实在在的促进,以及增长因素改变所带来的业绩上行。
本周公布的央行月度报告显示,大约有1.11万亿元的储蓄存款“搬家”了,转移到了股市上。7月份新开户的股票账户达196万户,新股民跑步进场的趋势明显。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七个月的股票印花税同比上涨了62.5%,达962亿元,是所有税种中增幅最大的。
当普通人的投资选择与国家财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这不仅代表了居民投资渠道的转换,更显示了国家财富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理念的升级。未来10年,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将逐步成为家庭财富主体,有效改变房地产占家庭财富主体的格局。股市与房市这两个蓄水池的变化正深刻改变市场,也在改变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财富观念。
【潜力股追踪】
券商+社保基金+QFII+险资翻倍增持股曝光
据统计,有23只股二季度机构(券商、社保、QFII、险资等四类)合计持仓翻倍且期末持股市值超过5000万元。
从期末持股市值来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华东医药、恩华药业、昆药集团、锦浪科技、新强联,持仓市值均超3亿元。
按照持仓比例来看,二季度末机构持仓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超过4%的有3股,分别是浙江华业、濮耐股份和利民股份。其中浙江华业以6.19%的持仓比例排在首位。持股比例变动方面,浙江华业、润本股份、合金投资等个股机构增持比例较大,均超3%。
机构翻倍增持的个股大多业绩较好。其中,华东医药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净利润同比增长7%。新强联和利民股份上半年业绩大增,其中新强联营收翻倍,净利润增速接近5倍;利民股份净利润增速最高,超过747%。
上述个股既有大市值的优质股,比如华东医药、锦浪科技、恩华药业等,A股市值均超200亿元。也有小市值个股,如合金投资、通达动力、陕西金叶等个股市值均不足40亿元。
从股价表现来看,上述23股7月以来平均涨幅超14%,强于大盘同期表现。其中,濮耐股份涨幅最大,接近45%。此外,浙江华业、东睦股份、剑桥科技等个股7月以来涨幅均超30%。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多只个股近期创出了历史新高,比如东睦股份于8月7日创出新高,润本股份和利民股份也均在年内创出新高。

声明: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西晨报融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海西晨报 记者 陈文强;综合券商中国、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