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评社)
出品 | 财评社
文章 | 宝剑
编辑 | 笔谈

2025年上半年,广发证券在资本市场逐步回暖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与战略定力,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98亿元,同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达6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3%。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37.13亿元,环比增长34.6%,显示出盈利能力的显著加速。同期,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提升1.44个百分点至4.8%,剔除客户资金后的经营杠杆为3.98倍,较年初上升4.6%,反映出公司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有效提升了资本使用效率。成本管控方面亦成效显著,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8.59个百分点至45.8%,体现了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持续优化。
推动业绩高增的核心动力来自资金类业务的全面改善,尤其是自营业务投资收入的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自营投资收益57.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3%,成为利润增长的最主要引擎。这一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利息净收入也实现稳健增长,达10.59亿元,同比增长18.5%,主要源于拆入资金和应付债券利息支出的减少,体现了公司在负债端成本管理上的积极成效。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金融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12.3%至4151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TPL)增幅高达18.9%。公司对债券、股票、基金等资产类别均进行了增配,同时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中增加了永续债的配置,投资类杠杆较年初提升9.8%至2.65倍,彰显了其在市场机遇面前主动作为、积极布局的战略姿态。
在收费类业务方面,广发证券同样展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格局。经纪业务在市场交投活跃的背景下显著回暖,实现净收入39.21亿元,同比大增42.0%。这一增长与市场整体趋势高度一致,公司股基交易额同比增幅达62.12%,代买交易额市占率同比提升0.37个百分点至4.95%,显示出其在传统通道业务上的竞争力持续增强。资产管理业务则延续了其行业领先地位,实现净收入36.69亿元,同比增长8.4%。旗下广发资管合计管理规模达2506亿元,较年初基本持平,保持稳定。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参股的易方达基金与控股的广发基金在非货币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AUM)上分别位居行业第1和第3位,二者合计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10.7亿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重高达17%,凸显了优质公募平台对公司整体盈利的强大支撑作用。投行业务虽面临行业整体承压的挑战,实现净收入3.20亿元,同比微降4.8%,但已展现出明显的修复态势。股权承销方面,主承销金额达156.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5%;债券承销规模为1537.2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显示出公司在投行业务上的复苏动能正在积聚。
广发证券的卓越表现,不仅源于短期经营数据的改善,更植根于其均衡稳固的治理结构与前瞻性的战略卡位。自2010年借壳上市以来,公司形成了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和中山公用“三足鼎立”的股权格局,无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分散但高度稳定。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约40%,且长期未出现大幅减持行为,为公司战略的延续性和管理层的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以董事长林传辉为代表的核心管理团队深耕金融行业多年,平均任职期限较长,专业经验丰富,确保了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稳健前行。
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的浪潮下,广发证券凭借其在大财富管理领域的深厚布局,正从三个维度构筑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首先,在产品端,公司通过参控股易方达基金(持股22.65%)和广发基金(持股54.53%),深度绑定行业头部公募机构。2025年上半年末,易方达非货币ETF管理规模达6654亿元,市占率16.1%,稳居行业第二。在政策大力支持指数化投资、ETF市场快速扩容的背景下,头部基金公司凭借规模效应和先发优势构建起强大的竞争壁垒,管理费收入有望持续增长,为广发证券带来稳定的利润贡献。
其次,在交易服务端,公司积极参与ETF做市业务,处于国内第一梯队。2025年第一季度末,广发证券主做市ETF数量达338只,一般做市211只,做市服务总数549只,位居行业第二。尽管当前国内做市商收入主要依赖基金公司返佣,但随着市场发展和监管鼓励,做市业务有望成为券商新的业绩增长点。广发证券凭借丰富的做市经验和庞大的服务数量,有望在未来市场扩容中优先受益。
最后,在终端配置端,公司积极推动从“产品销售”向“买方投顾”的转型。旗下广发基金于2021年获批基金投顾资格,将ETF作为投顾组合的核心工具。ETF具备低费率、持仓透明、便于行业轮动等优势,能显著降低投顾组合的综合成本,提升配置效率。广发证券依托其强大的研究能力和全牌照金融集团优势,通过智能化服务生态,正逐步实现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升级,夯实收入基本盘。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困扰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康美药业事件的影响已基本消退。经历三年深度调整后,投行业务已重回增长轨道。2024年,公司投行业务净收入在低基数上同比增长37%,远超行业平均-27%的水平;2025年一季度同比继续增长4%。截至2025年7月24日,公司储备了8单IPO项目,聚焦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预计未来1至2年将逐步释放业绩,为投行业务的持续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公司传统经纪业务和代销保有规模的市占率均实现稳步提升,2024年末非货币基金代销保有规模达1274亿元,市占率1.34%,较2021年末提升0.39个百分点,大财富管理的基本盘愈发稳固。
尽管广发证券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可圈可点,但仍需正视潜在的风险与挑战。首先,投行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出现小幅下滑,虽有行业因素影响,但仍需关注其在激烈竞争中如何进一步提升承销能力与项目储备质量。其次,公司投资收入的高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市场环境的改善和资产价格的波动,未来需警惕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可能带来的业绩不确定性。此外,辽宁成大董事会已通过议案,拟在未来12个月内处置不超过广发证券总股本3%的A股股份,尽管比例不大,但股东减持行为仍需关注其对市场情绪和公司治理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随着ETF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费率持续下调,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需持续投入资源以巩固其在产品、做市和投顾全链条上的领先优势。
广发证券2025年上半年在投资业务的强力驱动下,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双高增,展现出卓越的经营业绩。公司治理结构均衡稳定,管理团队专业深耕,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指数化投资的大时代背景下,公司通过参股头部公募、布局做市业务、发展基金投顾,三维度卡位ETF生态,构筑了强大的护城河。随着康美事件影响彻底出清,投行业务重启增长,财富管理转型深化,公司基本面持续改善。当前估值水平具备吸引力,8月29日对应市净率(PB)仅为1.23倍。
在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和居民财富配置需求持续释放的宏观趋势下,广发证券有望凭借其综合优势,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双击”,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