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钛白粉:不止是涂料“美白剂”,还能覆盖多领域

时间:2025年09月16日 18:04

(来源:新材料研习社)

在工业领域,有一种白色粉末堪称“全能选手”——它既能让外墙涂料十年如新,又能为食品包装增添纯净色泽,还能成为防晒霜的核心防护成分,它就是被称作 “白色颜料之王” 的钛白粉。今天,我们就从特性、产业链到 A 股标的,全方位拆解这个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细分领域。

一、钛白粉核心特性与应用场景

钛白粉呈白色粉末状固体,其核心特性支撑起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包括:

高遮盖力:1克钛白粉可遮盖约450平方厘米面积,遮盖能力是传统白色颜料立德粉的3倍以上,能高效实现材料美白效果。

强稳定性:具备耐光、耐候、耐酸碱属性,长期暴露于户外环境中不易变色、老化,典型应用如外墙涂料,使用后可保持十年以上雪白外观。

高安全性:经联合国认定为安全材料,除工业用途外,可作为食品着色剂与增白剂,用于面粉、糖果等食品生产。

光化学活性: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发生光催化反应,能分解有机污染物,可应用于环保涂料、空气净化材料等领域。

基于上述特性,钛白粉的应用场景覆盖多领域:

工业领域:用于油墨、造纸、化纤、陶瓷等制造业生产;

消费品领域:应用于化妆品(如防晒霜物理防晒成分)、塑料制品(如食品包装);

食品领域:作为合规白色添加剂,提升食品外观与亮度。

二、钛白粉产业链结构分析

钛白粉产业链分为 “上游原料—中游生产—下游应用” 三大环节,各环节竞争格局影响企业利润空间与发展潜力:

1. 上游:钛矿资源决定成本基础

钛白粉主要原料为钛矿,分为钛铁矿与金红石矿两类:

钛铁矿:含钛量较低,全球储量占比超90%,是当前主流生产原料;

金红石矿:含钛量高,适合生产高端钛白粉,但全球储量仅占5%,属于稀缺资源。

全球钛矿主要产地包括澳大利亚(力拓)、莫桑比克(肯梅尔)及中国(四川、云南)中国钛矿储量约2.3亿吨,位列全球第三,但以低品位钛铁矿为主,且受环保政策限制,开采规模有限,部分高端钛矿需从澳大利亚、越南等国进口。自有钛矿或长期锁定钛矿供应的企业,在原料成本控制与抗周期能力上更具优势,如攀钢钒钛等企业。

2. 中游:生产工艺主导产品竞争力

钛白粉生产工艺主要为硫酸法与氯化法,两种工艺在技术、成本、环保性上差异显著。行业趋势显示,随着环保要求趋严与高端需求增长,国内龙佰集团中核钛白等龙头企业已启动氯化法产能建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升级。

3. 下游:需求结构兼具传统与新兴领域

钛白粉传统需求集中于三大领域,合计占比超80%:

涂料(45%):应用于建筑内外墙漆、汽车面漆、工业防腐漆等;

塑料(25%):用于白色家电外壳(冰箱、空调)、食品包装材料(塑料瓶、薄膜);

造纸(10%):作为高档纸张(圣经纸、装饰纸)增白剂。

同时,钛白粉产业链正向新能源领域延伸,部分企业利用钛白粉生产副产品(如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锂,为动力电池提供原料,形成新的需求增长点。

三、A 股钛白粉相关企业概况

2025年上半年,钛白粉行业面临多重压力:钛矿供应宽松但硫酸价格上涨推高综合成本,海外反倾销导致出口受阻,需求承压下行业开工率下降、库存积压,呈现 “量价齐跌” 态势。在此背景下,A 股10余家钛白粉企业表现分化,具体情况如下:

1. 龙佰集团

行业地位:全球最大钛白粉生产商,年产能约150万吨,同时掌握硫酸法与氯化法工艺;

核心优势:氯化法产能占比超30%(国内领先),自主研发 “沸腾氯化法”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自有云南新立钛矿并锁定长协矿,原料成本可控;

业务布局:构建 “钛矿采选—钛白粉—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磷酸铁锂年产能10万吨,计划2025年提升至50万吨,与宁德时代有合作。

2. 中核钛白

行业地位:国内第二、全球第五大钛白粉企业,年产能超 40 万吨,以硫酸法工艺为主;

核心优势:金红石型钛白粉占比约70%,产品性能稳定;通过长协与甘肃当地矿企合作锁定钛矿,硫酸亚铁自给率超90%,成本优势明显;

业务布局:以“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构建钛精矿至磷酸铁锂产业链,向新能源领域拓展。

3.钒钛股份

核心进展:2025年5月,6 万吨熔盐氯化钛白产线提前一个月完成攻关,产品一级品率达100%,成本突破设计指标;

业务策略:采用 “钒产业与钛产业协同发展”模式,聚焦高端专用钛白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4.安纳达

行业规模:年产能约12万吨,产销量占全国总产能的5%-6%,全球排名第十;

产品与客户:涵盖金红石型、锐钛型钛白粉,重点服务江浙皖中型涂料厂与建材企业,建筑涂料客户订单占比超60%;

业务方向:推进磷酸铁锂转型,依托股东资源探索钛白粉与新能源材料协同发展。

5.金浦钛业

行业规模:2023年产销量20.5万吨,属于行业第二梯队(年产销量 20-50 万吨),市场份额约3.7%;

经营状况:近年业绩持续亏损,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6亿-1.86亿元,已宣布战略性退出钛白粉业务,转型橡胶制品行业。

6.惠云钛业

核心优势:依托“硫-钛-铁-钙”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硫铁矿为核心形成“硫铁矿制酸—钛白粉生产” 完整链条,降低运输成本与资源消耗;

资源布局:2024年竞得新疆青河县钒钛磁铁矿探矿权,强化上游钛矿供应能力。

四、钛白粉行业发展总结

短期来看,钛白粉行业处于“去库存、稳成本”调整阶段,需求复苏节奏与海外贸易环境是关键影响因素;长期来看,国内氯化法技术突破、环保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叠加新能源领域需求拓展,行业将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产业链竞争”。

资料来源:网络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