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某信托发布公告:禁止理顾私下联系客户,否则一概不认!

时间:2025年09月20日 16:13

导读: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不能仅侧重于形式合规,应当注重实质。陆家嘴信托要求理财经理通过企业微信服务客户,并要求做到“更高效”、“随时”被联系占用员工下班时间,可能构成加班。

企业微信可能构成加班

9月19日,陆家嘴信托发布《致客户告知书》表示,自2025年10月1日起,公司统一推出理财经理企业微信账号(官方认证),并明确要求理财经理使用企业微信与客户进行产品推介、服务沟通等事宜,停止使用个人微信等非官方渠道与客户沟通上述事宜。

未来,我司理财经理若通过个人微信等非官方渠道向您进行产品推介的,均属于未经我司授权的个人行为,相关沟通内容我司将不予认可,由此产生的后果,由您自行承担。为保障您的权益,请您务必认准企业微信渠道!

陆家嘴信托在《致客户告知书》中提到,此次调整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更安全,企业微信实名认证、沟通内容可回溯;二是更规范,官方渠道服务,避免信息泄露或误导风险;三是更高效,随时联系理财经理,便捷获取产品信息及服务。

在信托圈内人看来,信托公司禁止理财经理私下联系客户推介产品,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规范销售行为,有利于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虚假宣传、承诺保本保息等违规销售行为;其次是保证服务的连贯性,企业微信能提高信托公司和客户的粘性,遇到裁员或离职等情况,新的理财经理能通过过往聊天记录提供后续服务;最后是防范遗失客户,部分客户只认理财经理个人,留着信托公司的联系方式是虚假的。

同时,信托公司此举无疑会增加投资人维权的难度。企业微信和双录一样,明面上都是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可当出现风险时都会成为信托公司的撇责手段,让委托人维权无门。

理财经理先通过企业微信账户向客户规范销售,再利用现场沟通、电话、微信语音等方式向客户进行违规销售,投资人再在理财经理的诱导下配合完成“合规销售”,就像配合完成双录一样。

当出现风险时,信托公司有完整的、“合规”的录音录像和推介记录,投资人无法主张违规销售,即使被忽悠也只能认栽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不能仅侧重于形式合规,应当注重实质。

另外,《致客户告知书》中提到的“更高效,随时联系理财经理,便捷获取产品信息及服务”,这可能构成占用非工作时间加班。客户经理除了日常工作时间的客户服务外,现在还需要在下班后继续通过企业微信回应客户咨询,完成公司要求的各种工作“更高效”和“不加班”无法同时兼得。

公司要求所有客户沟通必须通过企业微信进行,而且还要做到“更高效”、“随时”让客户联系,这意味着即使下班回家,也必须时刻登录企业微信关注手机,回应客户问题。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已经完全模糊,公司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加班,但这种隐形加班已经成为常态。

可能有人会杠:做销售工作,哪有“上下班”的概念,只要客户找,随时都在上班。需要说明是,非工作时间用个人微信联系客户是自己的私事,强迫用企业微信“更高效”“随时”服务客户就叫加班。加班,员工可以自愿,企业不能强迫

业内罕见,理财经理被警告

据信托圈内人分析,陆家嘴信托此举或与今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行政处罚有关,有理财经理被警告。

6月20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固有资产五级分类不准确、产品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行为被青岛金融监管局罚款420万元。

此外,时任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许丹健被给予警告并罚款人民币10万元;时任总经理助理兼风险管理中心总经理的孙阳、时任结构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钟小云、时任理财经理的俞XL均被给予警告。

基层的理财经理不参与公司管理、项目审查、投资管理等核心工作,只负责合规地向客户推介信托产品,完成公司的业绩考核。这份罚单中包括基层理财经理,说明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基层理财经理被监管部门处罚,在业内很罕见。

此外,2022年开始,先后有多名投资人向信托圈内人表示,陆家嘴信托多款逾期的产品中,理财经理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问题,并已经向有关部门举报。这只是投资人的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需要有关部门作出答复。

陆家嘴信托的违规问题并非偶发,2024年4月监管公布对陆家嘴的处罚“梅开二度”。

4月30日,陆家嘴信托因七项违规行为被罚420万元,包括报送监管部门的报告报表不真实、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数据不真实等。时任总经理崔斌因部分违法违规问题,被警告并罚款15万元。

4月9日,陆家嘴信托因信息披露不全面、不真实,风险揭示不充分被罚30万元,时任陆家嘴信托运营部总经理的娄PL,对陆家嘴信托信息披露不真实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收到监管局警告的处罚决定;时任陆家嘴信托信托业务三部总经理的杨J,对陆家嘴信托信息披露不全面、不真实,风险揭示不充分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收到监管局警告的处罚决定这又是一例针对违规销售的处罚。

陆家嘴信托的困境部分源于对房地产投资的过度依赖。据凤凰网风财讯当时报道,2022年开始,陆家嘴信托经常遭遇大规模投资人上门“沟通”,“沟通”的投资者涉及陆家嘴信托旗下9个产品,包括尊元11、尊元66、华鼎18、启航282等,底层资产基本为地产项目,涉及资金约41.8亿元。

今年4月,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 8 起诉讼、仲裁事项的最新进展,其中陆家嘴信托涉案6起,涉案金额约32.43亿元,且被诉方均为房地产企业。

除了面临监管处罚和化解风险产品的压力,陆家嘴信托在业务经营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2024年,陆家嘴信托营收为6.56 亿元,同比下滑19.69%;净利润为 2.7 亿元,同比下降13.35%。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