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建材大数据)

马路这边的城北万象城时尚现代,另一边的勾庄老集镇电线乱拉、摊位密集,仿佛时光倒流20年。如今,这一鲜明对比即将成为历史。
天降巨款!浙江省最新公布了第二批城市更新金融服务重点项目清单,这一批涉及全省9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96.77亿元。加上第一批的49个项目,今年全省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总投资额已超过3196亿元,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作为省会的杭州,在此轮城市更新中占据重要位置。除了省级层面的资金支持,杭州本身已有4个城区、47个片区入选2025年度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名单,总量居全省首位。

01 浙江城市更新的金融布局
浙江省在城市更新方面的投入可谓大手笔。今年6月,省提升办(城市更新工作专班)建立了城市更新金融服务机制,搭建项目融资服务平台,精准对接项目资金需求。
这一机制首批就推出了49个城市更新金融服务重点项目。随着各地持续申报,近期又推出了第二批98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额超2096.77亿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签约城市更新项目各类专项贷款已达47个,授信金额337.59亿元,目前已发放73.93亿元。
这一庞大的资金规模,显示了浙江省对城市更新的高度重视。省提升办将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供技术帮扶,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城市更新金融服务团将加强项目对接和服务指导,为项目融资提供保障。各地则需强化项目运营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保障项目资金平衡和投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02 杭州城市更新的多元探索
杭州的城市更新已从单纯的城市面貌提升,逐步演变为涵盖多元领域的综合性更新。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坚持“市级专项规划—区级建设规划—片区策划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四级传导体系,致力于打造更多具有标志性的更新成果。
在此轮更新中,杭州探索了多种创新模式。其中,“公交场站+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不仅回应了住房保障需求,也为低效用地盘活和城市更新拓展了新的路径。
位于西湖区的紫金港公交站复合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近日获得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这是杭州第四个公交场站复合建设保租房项目,预计将提供以45平方米一居室为主的宿舍型房源269套。
项目采用双首层设计理念、TOD开发模式,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盖下首层为公交中心站及公交用房,盖上布局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03 片区更新的典范案例
杭州的城市更新不仅关注单个项目,更注重片区的整体焕新。今年的工作重点特别强调了片区更新,以片区“统筹焕新”为支点,撬动城市更大空间的发展。
大运河杭钢公园是城市更新省级试点片区之一,位于原杭州钢铁厂旧址,可以说是浙江省工业文明的“活化石”,承载着半个世纪的钢铁工业记忆。
利用杭钢工业遗存,公园对部分高炉、焦炉、传送系统及配套厂房等进行保留与改造,注入新的生命力。2024年5月以来,大运河杭钢公园开放了近10万平方米户外公共空间,营造4.5万平方米的大规模户外草坪。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天目里国际街区,它位于西湖区古荡街道,其基底为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古荡工业园区。2020年,由普利兹克奖大师操刀设计的“天目里”综合体在此落成运营,并迅速跃升为全国现象级文化商业地标。
西湖区于2024年启动天目里国际街区全域更新,彻底拆除楼宇间围墙与封闭绿化带,打造开放共享、国际范式的“无界活力街区”。眼下,街区经济“强磁场”已开始释放引力:天目里入驻率超90%,资本流入同比增长120%;改造后街区日均客流超1.5万人次,2025年街区预计营收将突破60亿元,约为改造前3倍。
04 城市更新的深层意义
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面貌的改造,更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更新要与“文化+民生”同频共振,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在城市肌理重塑间厚植历史底蕴。
在吴山脚下,紫阳街道二十三坊巷的更新,将老旧小区改造与街巷提升相结合,破解群众居住痛点的同时,以“修旧如旧”的精细手笔,让每条街巷化身“可阅读的博物馆”。
今年,由杭州市建委牵头编制的《杭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2035年)》正式获得批复,明确划定了95个市级更新片区,并从中选取30个片区作为近期重点实施片区。目前,30个重点更新片区已启动策划方案编制。
例如,余杭区朱庙更新片区的先导区块已全面开工,除规划设计6幢高层外,还将沿红卫港河打造约2万平方米的街区式商业空间,引入餐饮、运动等业态。
良渚新城通运路更新片区将通过“腾笼换鸟”,新增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土地使用强度提升200%以上,推动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集中。
未来几年,杭州还将有更多片区焕发新生。由市建委牵头编制的《杭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2035年)》已正式获得批复,明确划定了95个市级更新片区,并从中选取30个片区作为近期重点实施片区。
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杭州的城市面貌将迎来巨大变化。无论是历史悠久的老街区,还是曾经辉煌的工业区,都将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