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
时光荏苒,转眼间中国资本市场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对于那些从90年代就开始炒股的老股民来说,A股市场的每一次起起落落都如同刻在记忆里的年轮,记录着我们的青春与梦想。
01 刻骨铭心的“5·19”行情:激情燃烧的岁月
还记得1999年5月19日吗?那天开盘,市场还风平浪静,谁也没想到,一场载入A股史册的行情正悄然酝酿。上午股市还微幅低开,下午便风起云涌。当天,上证指数放量大涨4.64%,43只股票涨停,仅4只下跌。
老股民们都记得,在此之前,市场已经低迷了许久。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蔓延,A股也在8月17日迎来黑色星期一,上证指数大跌8.36%。到1999年5月18日,上证指数已跌至1060点附近。
当时的市场,任何利好都能被放大。5月16日,《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即“搞活市场的六项政策”)出台。6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将行情定性为“正常的恢复性上升”。在政策与舆论的共振下,市场热情被彻底点燃。
随后30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涨幅超过65%。单日成交额从不足30亿元飙升至800亿元,营业部挤满了连夜开户的散户,交易系统多次宕机。“全民炒股”成为那个夏天最火热的话题。
那个时代,科技股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但凡公司名称带“科技”“高科”“信息”,必遭爆炒。亿安科技(现神州高铁)成为首只突破百元的A股,庄家动用了300多个账户操控股价。上海梅林、综艺股份等网络概念股涨幅惊人。
回顾“5·19”行情,它是在宏观经济内外交困的背景下,依靠政策强力引导产生的行情。那个年代,国企亏损面超过三分之二,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经济增速放缓。央行在1996-1999年间连续7次降息,释放了大量流动性。

02 2006-2007年股改牛市:制度变革的红利
经历过“5·19”行情的狂喜与2001年后长达四年熊市的煎熬,老股民们又在2006-2007年迎来了中国股市第一轮真正意义上的大牛市。
这轮牛市的根基是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性变革。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有关通知》,正式启动股改。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改获得高票通过,打响了股权分置改革第一炮。
股改解决了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割的问题,实现了同股同权。这一制度变革释放了巨大能量,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一路扶摇直上,2007年10月15日站上6000点大关。
这一轮牛市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机构投资者崛起。基金、QFII、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截至2007年9月底,专业机构持股市值占已上市A股流通市值的35.45%,基本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
03 2015年杠杆牛:惨痛的教训
2015年的牛市,老股民们记忆犹新。那是一次典型的杠杆牛,也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与之前两次牛市不同,2015年牛市最大的特点是杠杆资金大规模入市。场外配资猖獗,股市泡沫迅速积聚。上证指数从2014年中的2000点左右一路飙升,不到一年时间突破5000点。
然而,杠杆牛来的快去的也快。当监管层开始清理场外配资时,股市出现连锁式下跌,千股跌停的景象屡见不鲜。不少使用高杠杆的投资者一夜之间被平仓,血本无归。
这一次牛市给老股民们的最大启示是: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泡沫终将破灭,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04 这轮可能是老股民此生的最后一次牛市,为何不同?
如今,市场又在酝酿新一轮牛市。而对于90年代入市的老股民来说,这可能是我们职业生涯中最后一轮史诗级牛市。与以往相比,本轮牛市有着本质区别:
第一,实体经济基础今非昔比。 中国科技产业真正崛起,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转型,在新能源、5G、人工智能等领域已处于全球第一阵营。
第二,资本市场制度更加完善。 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科创板、北交所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包容的上市渠道。A股市场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三,投资者结构更加成熟。 经过多年市场教育,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机构投资者占比进一步提升,长期资金入市规模不断扩大。与90年代盲目跟风炒作相比,现在的投资者更加理性。
第四,政策导向更加明确。 中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导向,推动居民财富配置向金融资产转移。政策与市场的同频共振,为牛市提供了坚实基础。
有专家预测,A股即将迎来“史诗级牛市”,必然突破2007年历史峰值6124点。全球工业化国家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后,均出现持续数年的史诗级上涨,中国也不例外。
05 老股民如何把握这最后一轮牛市?
面对可能到来的史诗级牛市,老股民们该如何把握这可能是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机会?
首先,转变投资理念。 告别90年代那种听消息、跟庄家的投机思维,坚持价值投资,选择那些有实实在在业绩支撑的优质公司。
其次,聚焦核心赛道。 重点关注代表中国未来方向的硬科技领域: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这些领域有着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第三,保持理性心态。 牛市中也会有波动和回调,不要被短期涨跌所迷惑。避免使用高杠杆,牢记2015年的教训。
最后,做好资产配置。 不要将所有资金都投入股市,更不要盲目追逐热点。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的比例。
还记得1999年“5·19”行情爆发前,市场一片悲观,上证指数跌至1047点的低位。但就在绝望中,行情悄然启动。这一轮的牛市也是在去年9.24,悄然启动。
对于老股民来说,我们见证了资本市场的从无到有,经历了多次牛熊转换。最后的牛市,或许也是我们投资生涯的收官之战。把握这次机会,不仅是为了财富增值,更是为了给我们多年的投资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这一次,韵脚是中国科技的崛起,是资本市场的成熟,是价值投资的胜利。
见证中国股市成长壮大并为此付出太多的老股民们,请把握住此生的最后一轮牛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