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葛兰重仓百利天恒,创新药ETF吸引资金流入

时间:2025年09月30日 19:01

(来源:ETF炼金师)

  进入2025年下半年,A股创新药板块面临调整压力,市场对其未来走向的讨论愈发频繁。在此背景下,机构资金的流动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近期,中欧基金公布了葛兰所管理的两只基金合计投资6.79亿元参与了创新药领域领先企业百利天恒的非公开发行。此外,富国基金的朱少醒与知名基金经理范妍也相继进场。这些机构的举动,暗示了当前市场的动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百利天恒此次非公开发行吸引了18家A类专业投资者,共募集资金37.6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37.31亿元,发行价格为317元/股,较266.02元的底价溢价19.16%。此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加速创新药研发,特别是ADC(抗体偶联药物)及双抗药物的临床试验,符合公司希望成为全球肿瘤药物主要研发企业的战略目标。机构投资者对百利天恒的青睐,源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

  作为一家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百利天恒拥有HIRE-ADC、GNC(多特异性抗体)及SEBA(特异性增强双特异性抗体)等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当前有9个ADC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公司研发团队占比近48.16%,并在中美两地设立研发中心,全球化布局清晰。根据预测,2024年公司将凭借BMS知识产权授权收入实现37.08亿元净利润,尽管2025年上半年由于研发投入增加出现短期亏损,但机构投资者更看重其技术平台的长期增值潜力。

  具体来看,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和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分别认购185.59万股和28.55万股,合计成本达5.88亿元和0.9亿元,分别占对应基金资产净值的1.7964%和1.0047%。这与她一贯聚焦创新药械产业链的投资策略一致,其管理的基金中长期重仓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等创新药龙头,并在二季度增持百济神州华东医药

  与此同时,富国基金此次获配81.77万股,金额达到2.59亿元,其团队一贯关注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布局百利天恒显示出对其研发管线全球潜力的认可。范妍所管理的基金参与此次定增,符合其关注产业趋势与估值匹配的投资逻辑。

  随着明星基金经理的定增参与,创新药主题ETF在市场调整期间也出现了资金的积极涌入。2025年9月,多只创新药ETF总计净申购超过100亿元,资金流入的节奏与板块调整的节奏高度相符。在市场净值回落时,许多投资者选择通过ETF实现“抄底”策略。

  分析资金流入的结构,不同类型投资者表现出明显差异。个人投资者利用ETF的分散配置特性,有效降低个股波动风险,满足对“长线价值”的期望,同时规避短期风险。相对而言,保险、年金等机构投资者则采取定期投资或分批加仓的方式,体现出更长的持仓周期,展现“长线布局”的思维。

  需要说明的是,百利天恒在某些ETF中的持仓比例有所提高,与机构定增形成了良性互动。这种“机构定增锁仓与散户指数配置”的资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板块调整期的流动性。

  当前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预期愈发乐观,估值修复的逻辑逐渐明朗。现阶段,该板块估值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资金入市本质上是对“估值回归合理区间”的认可,尤其是对创新药企业在“研发管线兑现—业绩增长”过程中的信心提升。同时,市场风险偏好的逐步平衡,使得相较于主动基金“重仓个股”的高波动性,ETF更能满足普通投资者对“兼顾长期价值与短期风控”的需求。这一切也表明市场从“短期情绪博弈”向“长期价值配置”不断转变。

  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动向,从2025年二季度末到9月的公募基金报告及最新公告中,可以清晰看到不同类型基金经理的持仓趋势,这些变化为市场未来的走向提供了重要参考。医药健康领域,葛兰、张韡等基金经理集中关注创新药细分赛道,持仓集中度相对较高。葛兰在二季度显著增持新诺威,并新进百利天恒的持仓,同时减持部分医疗服务类公司。张韡管理的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基金中,百利天恒、益方生物等成为新进标的,展现出对核心标的的强烈认可。

  在科技成长赛道,张璐、闫思倩等则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其中人形机器人与智能驾驶成为主要投资方向。张璐所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新进双林股份与德昌电机控股,重仓浙江荣泰凌云股份,显示出机械设备与汽车零部件的较高配置比例。均衡配置型基金经理如傅鹏博、谢治宇则更加注重分散布局,兼顾成长与价值。傅鹏博新进新易盛,同时增持巨星科技寒武纪-U,其前十大重仓覆盖电子、通信及电力设备等多个领域。谢治宇则重仓立讯精密宁德时代中芯国际

  价值红利型的蓝小康则将关注点放在金融及能源等低估值板块,强调企业的现金流与分红能力,持仓相对分散。结合基金经理对未来市场的展望及行业逻辑,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初,市场或将围绕“高景气成长与估值修复”的主题展开讨论。

  在医药板块,短期需关注百利天恒等企业核心管线的临床数据、医保谈判的降价幅度,长期则看好“创新药出海”与“进口替代”的机会。在科技领域,人形机器人量产的推进、L3级自动驾驶法规的落地以及AI技术的硬件化,可能成为关键催化因素。从全市场层面来看,均衡配置型基金经理更注重“成长性与估值安全边际”,而价值型标的则在市场波动时展现出较强的防御属性。

  然而,市场仍需警惕各类风险。医药板块面临研发失败的风险、医保谈判可能带来的降价超预期,科技板块则可能遭遇人形机器人量产的滞后、智能驾驶法规落地的延误。此外,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加息政策及国内流动性的收紧,均可能对后期市场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