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抗衰老产业联盟)
(作者:肖惠敏)10月9日,第二届金凤干细胞论坛暨干细胞转化研究与产业发展大会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幕。
大会以“质量标准先行,推动干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分论坛和闭门会等环节,由金凤实验室主办。
指导单位有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协办单位为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单位包括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动脉网。

大会开幕式吸引来自政、产、研、医、金及法律领域的5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质量标准建设路径,共促产业转化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成果。
会上,金凤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揭牌,这也是国内首个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
干细胞研究被认为是目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前沿和制高点,为人类健康事业开辟了全新赛道。今年,我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迈入新纪元。
“当前,质量控制与评估是干细胞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金凤实验室副主任徐辉介绍,金凤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揭牌运行后,将聚焦干细胞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检测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干细胞质量评价权威平台。
近日,国家药监局药械审评检查西南分中心在渝挂牌运行,重点承担药械研发指导、咨询受理、审评沟通、注册核查等工作,以推动重庆及整个西南地区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上市、研发创新和产业聚集。这对于金凤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发展而言,无疑是极大利好。

主旨报告环节,多维度阐释质量标准建设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系统介绍了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强调标准化制备与质量控制是干细胞临床转化的前提,亟需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疗效的一致性与可重复性。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吴朝晖回顾了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制度十年发展历程,指出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标准与监管体系的协同建设,推动干细胞产品从“备案”走向“上市”。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宝洋则从战略高度提出,干细胞领域的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应双轨并行,质量标准建设应贯穿科研、工艺开发、临床验证等各环节,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执行所长戴建武则以“再生医学打造人4S店”为题,生动阐释干细胞技术在未来精准医疗中的核心地位,呼吁建立统一、权威、可操作的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干细胞技术产业化落地。
当天,干细胞质量标准与应用创新综合体正式成立。据悉,该综合体由金凤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重医附二院、昭衍新药、珈创生物等1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作为全国性干细胞开放型协同创新平台,旨在联合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干细胞质量标准研究和技术方法创新,推动共识、标准的形成,为国家干细胞产业筑牢安全防线。
文章来源:干细胞之父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