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城夜读)
事件:OCP大会英伟达发布了《800 VDC Architecture for Next-Generation AI Infrastructure》白皮书,其中明确了800VDC架构采用中压整流器/SST作为最终解决方案。
10月14日英伟达与富士康在高雄AI数据中心官宣合作,标志着800VDC架构从技术路线图正式转向项目级实施。这一变化推动了整个HVDC生态从概念验证进入商业落地阶段,产业链相关公司的订单预期和业绩兑现节奏将显著提前。
英伟达论坛发文强调AIDC配储重要性
【1】为什么?
800V 并不能解决负载波动性
多尺度的储能,将GPU波动的电源需求vs稳定的公网实现良好解耦
【2】需要什么?
短时存储(毫秒-秒):大功率电容器、超级电容在机架附近,快速响应"削峰填谷"。
长时存储(秒-分钟):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管理大规模、较慢的负载变动,以及切换备用电机时供能等。
【3】AIDC配储能将成为必选项
AIDC电压等级、能耗显著上升趋势下,多维度稳定电能的输出成为重要考量,多时间尺度的储能逐渐成为必选项。
【4】AIDC配储将成为北美储能增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大储】阳光电源、阿特斯、fluence energy
【超级电容】思源电气等
800VDC技术路线对比:
过渡方案——白色空间改造方案:AC/DC在机架外侧,另加专用800 VDC电源架(包含整流器和配电单元的专用电源架)。
可行方案——混合电力方案:从低压AC提供800 VDC,通过公共DC母线进行整流。
未来方案——800VDC配电方案:用中压整流器或SST从中压直接转换到800VDC。
中压整流器和SST对比:
中压整流器:由降压变压器、整流模块、滤波器及保护装构成,方案成熟有利于短期部署;
SST:结合了中压交流输入、功率整流模块以及直流输出分配部分。其紧凑且高功率容量的设计支持计算机架密度的增长,具有可扩展性和极佳的空间节省效果, NVIDIA正积极与领先的行业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开发基于SST的解决方案。
新技术是国内企业出海的关键机遇。数据中心功率的快速提升,我们再次强调,海外厂商供应链历史来看价格敏感性低,稳定性较高,中国厂商难以发挥自身成本优势抢占份额,传统产品对海外导入难度极大,但是SST主流企业均处于研发初期,如果在研发阶段实现对海外客户的卡位,后期获得份额的概率将显著提升;中压整理器方案国内应用成熟,对海外切入具备优势。
标的选择:渠道 > 技术,先上牌桌才能有出货。AIDC电气设备由于特殊场景,产品研发的核心是对下游技术参数的匹配,渠道对接对于企业参与竞争的差异性大于技术,因此标的上建议优先关注海外渠道有布局的整机厂。
SST:建议关注具备传统变压器渠道的金盘科技、电能质量设备实现出海的盛弘股份、具备海外布局能力的阳光电源、与super X实现合作的中恒电气(维权),其次是具备产品技术能力的整机厂四方股份、特锐德,同时建议关注核心零部件高频变压器供应商新特电气,京泉华。
中压变流器:建议关注具备国内产品优势和海外渠道的中恒电气,及零部件供应商伊戈尔。
AIDC标的矩阵:
1、机柜外电源:【科华数据】【中恒电气】;代工逻辑【科士达】【盛弘股份】【禾望电气】;新进入者【阳光电源】;SST【四方股份】
2、直流断路器/固态断路器:【良信股份】
3、高压直流继电器+服务器电源功率继电器【宏发电子】
4、变压器+新业务布局:【金盘科技】【伊戈尔】
5、服务器电源:【麦格米特】【欧陆通】
6、AIDC备电:【双登股份】
7、超级电容:【江海股份】
8、电气设备:开关柜【明阳电气】;薄膜电容【法拉电子】
提示: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交易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