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东北大学、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举行“AI+钢铁”技术交流会。中冶京诚副总工程师常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油气矿山军团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朱彬,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国栋等三方代表出席会议。

王国栋院士对中冶京诚与华为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中心在钢铁工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研究进展。他指出,钢铁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建立“数据密集、智慧涌现、人机协同”的新范式,通过技术融合推动生产力重构,最终构建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体系。王院士表示,东北大学在钢铁工艺与数字化技术方面具备扎实的科研基础,希望与中冶京诚的工程实施能力、华为的软件与算力平台优势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用闭环,共同推进“AI+钢铁”走向产线应用。

常海副总工程师表示,中冶京诚长期服务于国内多家钢厂的产线建设与改造,但在前沿技术研发方面仍需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他指出,公司已专门组建团队,并希望与东北大学和华为公司在AI+钢铁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此次交流会,旨在借助东北大学的科研实力与华为的技术支撑,提升工程实施的科技含量,推动钢铁产线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

朱彬架构师介绍了华为在工业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平台能力。他表示,“AI+钢铁”不仅需要工艺、数据和模型,也离不开强大的软硬件基础支撑。华为愿发挥自身在算力、算法与工业平台方面的优势,与东北大学的科研能力、中冶京诚的工程经验相结合,共同打造可落地、可复用的钢铁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

会议期间,三方围绕具体技术路径与合作机制进行了务实交流。中冶京诚技术研究院、数科公司、冶金公司等负责人,与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相关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为推进下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