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康华生物(维权)(300841.SZ)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3.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4%,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1.89亿元。
下半年以来,公司业绩持续回升向好,凸显了这家创新疫苗企业的价值韧性和成长潜力。三季度,康华生物实现营收同比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公司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降幅较半年报收窄9.23个百分点,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作为A股的代表性创新疫苗企业之一,康华生物凭借自主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近年来业绩总体稳步增长,并在2024年初实现重磅研发管线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的对外授权,展现了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国际合作潜力,在上海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的助推下,康华生物也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两大疫苗产品增长潜力可观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不仅是康华生物的“十年磨一剑”的产品,也是公司的业绩基本盘和重要增长动力。在狂犬病疫苗市场,因技术难度、生产成本等因素,Vero细胞基质人用狂犬病疫苗目前占据较多的市场份额,但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因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狂犬病疫苗的“金标准”。
康华生物在推动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提高市场渗透率的同时,也稳步推动疫苗扩产。目前,“康华生物疫苗生产扩建项目”已完成车间建设、设备调试、试生产、药品 GMP 符合性检查、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处于药品生产许可补充申请的评审阶段。
继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之后,六价诺如疫苗是康华生物另一个“王牌产品”。2024年初,康华生物以2.705亿美元将海外权益授权给美国HilleVax公司,创下中国疫苗License-out金额之最,这一合作充分验证了康华的技术含金量。
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每年导致近7亿人感染、20万人死亡,但至今尚无疫苗上市,传统研发路径因病毒变异快、体外培养难而屡屡受挫。诺如病毒RNA变异非常快,每几年都可能出现新的变异株或新的毒株,针对目前的流行毒株而言,二价诺如病毒疫苗的保护力相对有限,康华团队的六价疫苗从立项开始就着眼较长时期内的临床未被满足需求。
在美国,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带状疱疹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前)的负担相当,以轮状病毒疫苗做类比,2022年推荐婴儿常规使用净销售额为14亿美元。在中国,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测,2026-2031年诺如病毒疫苗市场规模可由15.3亿元增长至22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1.85%。
今年以来,国内外就发生多起诺如病毒群体感染事件,据媒体报道,今年10月初,美国豪华邮轮海洋旋律号爆发诺如病毒,近百名乘客和船员出现腹泻、呕吐症状。专家指出,诺如病毒传播方式多样,不仅通过粪口途径,还能通过呕吐物的气溶胶传播,潜伏期和感染期都较长,且目前没有特效药。
截至目前,康华生物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已在澳大利亚、美国获得临床研究许可。在国内,2024年12月,该疫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批准,将在国内稳步推进临床试验。
股权交易取得关键进展 “产业平台+资本平台”属性凸显
在康华生物发展的第一个20年里,王振滔及奥康集团作为创始股东,以极具前瞻性的持续投入,引领康华生物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创新疫苗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上海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接棒”后,康华生物新的发展方向也广受资本市场和产业界关注。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25年3月正式落地,基金得到了来自上海市级母基金、产业集聚区引导基金、中央金融机构、产业龙头链主等多路出资人的参与。这一母基金正式落地后,在疫苗行业整体仍处调整期的背景下,“首投”即战略入股收购康华生物,凸显了康华生物的长期内在价值。
对于康华生物而言,上海国资背景的专业并购基金接带来的不仅是资本,更是强大的产业资源网络、战略发展平台和对创新长期投入的决心。此次控制权变更,是康华生物主动拥抱产业变革浪潮、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抉择,也是上海国资落实生物医药先导产业发展战略、强化关键领域布局的重要落子。在上海国资的产业布局中,如上海医药就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年营收超过2700亿元,综合实力位列中国医药企业第二,无论是医药研发制造,还是医药商业都有丰富的资源。
着眼未来,上海国资在生物医药领域一直希望强化疫苗方面布局,康华生物未来有望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康华生物以疫苗研发平台建设为核心,已布局mRNA疫苗平台、重组蛋白VLP疫苗平台、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平台、减毒活疫苗平台、灭活疫苗平台、新型疫苗佐剂平台等多个创新疫苗平台,在资源和资本助力下,康华生物将加速推进研发管线进展,乃至拓展新的研发管线,推动公司加快发展。
在战略协同的前景下,康华生物提出的“加快多元化疫苗产品线布局,形成集成熟产品与研发能力于一体的疫苗生态体系”将会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业内人士分析,康华生物甚至有可能成为上海医药产业在疫苗领域最重要的产业平台和资本平台。
据康华生物9月底在投资者交流互动平台上的回复,公司股东与上海万可欣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权转让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上述事项如有进展公司将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0月16日,公司公告称,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予禁止决定书》,意味着股权交易的反垄断审查获得通过。随着股权交易在不久的将来正式完成,一个焕新的康华生物也将开启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