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歌尔股份终止百亿收购聚焦长期战略 多线布局研发费五年半累投248亿

时间:2025年10月22日 07:29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消费电子行业巨头歌尔股份(002241.SZ)一纸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其筹划近三个月、规模达百亿的股权收购案宣告终止。

近日,歌尔股份公告,公司原计划以约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联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因交易双方关键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此次收购宣布终止。

歌尔股份强调,此次终止是“双方友好协商、审慎研究的结果”,预计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尽管这起近百亿元的收购案意外终止,但这似乎并未动摇歌尔股份的长期战略布局。公司在光学赛道与传感器领域的布局,子公司歌尔光学对上海奥来的股权收购、歌尔微电子冲刺港股IPO等动作都在同步推进。

歌尔股份多线布局背后,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五年半时间其研发费用累计达247.75亿元。

近百亿元收购案终止

歌尔股份此次终止的收购案,自披露起便因其规模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7月23日,歌尔股份首次披露,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95亿元)收购联丰商业集团旗下两家精密结构件企业100%股权。公司此举旨在增强精密结构件领域综合竞争力,推动主营业务长期健康发展。

然而,在经过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及多轮协商后,因交易双方关键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歌尔股份于10月17日宣布终止收购。其强调此次终止是“双方友好协商、审慎研究的结果”,各方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且预计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近年来积累了较强的财务韧性。营业收入方面,2020年公司营收为577.43亿元,2022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48.94亿元,2023年有所下降,2024年重回千亿上方,达1009.54亿元。归母净利润方面,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28.48亿元、42.75亿元、17.49亿元、10.88亿元、26.65亿元,受市场、客户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但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4.93%,重回增长轨道。2025年上半年,歌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终止收购并未动摇歌尔股份的长期战略。公司重申将继续围绕“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战略,通过内生性发展与投资并购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一战略成效已在2025年半年报中显现: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20.25%,智能硬件业务受益于AI智能眼镜放量,营收达203.4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11.51%。

方正证券指出,歌尔股份正从“VR龙头”向“AI+AR”领域转型,AI智能眼镜等新兴硬件的崛起为公司开辟了新增长极。

深化光学领域布局

在终止百亿收购的同时,歌尔股份在光学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化。2025年9月,其子公司歌尔光学宣布拟通过定向增资扩股方式,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5.3亿元,以此取得上海奥来100%股权。交易完成后,歌尔光学将持有上海奥来全部股权。上海奥来在光波导技术上的积累与歌尔光学的制造能力形成互补。歌尔股份称,此举将抢占市场先机,巩固在智能眼镜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歌尔股份旗下传感器业务主体歌尔微电子正冲刺港股IPO。2025年7月,歌尔微电子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2024年歌尔微电子收入达45.36亿元,净利润3.09亿元;2025年前三个月收入11.20亿元,净利润1.16亿元。按2024年销售额计,其是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0%)和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传感器累计出货量超50亿颗。

业内认为,分拆上市将助力歌尔微电子独立融资,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歌尔微电子的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歌尔股份多线布局背后,是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0—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4.26亿元、41.70亿元、52.27亿元、47.16亿元、48.82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3.54亿元,五年半累计达247.75亿元。

在AI技术赋能下,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毛利率提升至9.93%,智能硬件业务则通过AI智能眼镜等新品实现量利齐升。

责编:ZB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