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锂电焦点)
据“河南援疆”发布消息,近日,位于新疆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新兴产业园的哈密浩辰星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浩辰星辉)年产8GWh固态电池项目传来新动态,项目6栋厂房中的5栋已完成主体建设,公司通过增加设备及人员赶进度,预计11月生产设备进场,12月投入试生产。

截至 10 月 20 日,哈密浩辰星辉科技技术有限公司年产 8 吉瓦固态电池项目建设中各单体工程施工高效衔接,整体进度与年度计划高度匹配。作为项目重要配套设施的办公楼今日完成水泥浇筑封顶,这一节点的达成标志着该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全面落成。回溯施工历程,从 1 层混凝土浇灌完成到如今顺利封顶,办公楼建设的快速推进,正是项目 “土建 + 设备安装” 工序穿插作业模式优势的生动体现。

生产核心区域建设同样捷报频传:2 号生产车间已全面进入砌墙施工阶段,墙体砌筑作业的有序开展,为后续设备基础施工及生产线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项目主体钢构厂房正集中进行防腐材料喷涂作业,通过专业防腐处理进一步提升厂房结构耐久性,为高端生产设备进场及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结合前期进展来看,项目自完成土建基础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后,始终保持高效推进节奏。6 栋厂房中已有 5 栋完成主体建设,此次办公楼封顶、2 号车间砌墙及钢构防腐等工序的同步推进,意味着 6 栋厂房全部完工的目标更进一步。目前项目现场通过增加人员与机械投入、依托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精准调度,持续压缩施工周期,为全力保障这座西北地区首个固态电池生产基地早日投产达效。
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固态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100亩,创新采用“技术转移+飞地园区”模式,构建了从纳米级正极材料研发到终端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达产后可年产电芯超100万只,形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年产值突破5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通过“产业援疆+技术转移”模式,引入河南新能源产业先进经验,建成后将形成从材料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上下游2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哈密,其产品可满足西北五省(区)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量的30%,同时为新疆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提供关键储能支撑。助力哈密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
哈密市紧抓打造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和“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建设机遇,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不断提高配套服务能力,已初步形成以风电、光伏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具备年产风电整机2200万千瓦、发电机600台、叶片1320套、塔筒40万吨、机舱罩1000套的生产能力,覆盖“风光储氢”全领域。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标准征集参编单位
重
点
导
读
标准将规范颗粒级配、二次烧结等核心工艺参数,明确压实密度目标,推动在相同体积内增加活性物质含量,减少因工艺差异导致的性能波动,提升量产良率。
进入2025年,高压密磷酸铁锂技术(第4-5代磷酸铁锂技术)路线正处于爆发的风口浪尖,市场热情高涨。高压密磷酸铁锂逐渐成为磷酸铁锂材料市场主流。究其原因:超快充电池对更高压密度磷酸铁锂材料的刚需,价格比传统磷酸铁锂材料高2000-3000元每吨。
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归口管理,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负责组织工作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标准,现面向行业征集标准起草(参编)单位,以期尽早高质量完成标准制定工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等内容。
标准制定的意义:标准将规范颗粒级配、二次烧结等核心工艺参数,明确压实密度目标(如** g/cm³),推动在相同体积内增加活性物质含量,减少因工艺差异导致的性能波动,提升量产良率。推动行业先进工艺升级,支撑快充、超长循环等需求,增强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电芯制造成本。
标准参会咨询
电话:135-2104-0836(同微),010-68657783
联系人:曹勇
来源:电池材料分会秘书 处
关于我们
2024年12月12日,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在广州正式成立。

成立大会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筹备组组长杨林同志主持。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理事长潘林、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原副司长王建宇、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电池行业协会会长唐有根教授、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芳教授、天能控股集团公司研究院院长何广教授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大会。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由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能控股集团公司、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45家单位发起成立,经过公开、透明的选举流程,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理事领导班子成员。
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
理事长:罗爱平(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
副理事长:范国平(正通(深圳)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剑平(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子坤(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孔令涌(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中林(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林(筹备组组长)、赵海敏(天能控股集团公司资深副总裁)、甄少强(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秘书长:杨林。
电池材料做为电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性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促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安全和技术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将是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助力,是政府对行业管理的智囊和助手,并对电池材料行业标准以及对产业急需开发的新材料、新产品等相关技术提供判断与建议,是联系政府和产业界的桥梁与纽带。
宗旨
服务、协调、维权。电池分会致力于成为服务行业、服务会员、服务政府,为产业提供资讯、咨询、沟通和合作服务的桥梁和纽带。
职责
1、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发展。
2、引导、规范发展:引导、促进电池和电池材料行业技术进步,规范行业有序发展。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向国家主管门反映行业呼声和建议等,参与行业标准、质量认证及监督管理。
3、维权、协调、自律:维护行业和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配合主管部门在行业内开展检查,协助会员单位通过相应检查。
专业范围
电池材料分会专业范围包括:电池关键材料、原材料及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镍氢电池、锌锰碱锰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燃料电池、铅蓄电池、太阳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
主要任务
1、收集行业信息、分析研究电池及电池材料发展趋势;
2、电池和电池材料产业数据统计发布,产业指数发布,产业发展报告、白皮书(或蓝皮书)编撰;
3、电池行业科技成果评价、新材料体系评价、绿色材料评价;
4、向会员和产业链提供电池及电池材料市场发展导向、预测数据等;
5、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有关发展电池及电池材料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反映行业呼声;
6、研发、制订电池及电池材料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参与制订电池材料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
7、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和产业秩序,协调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8、宣教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国际交流、技术与市场论坛、展览服务等。
组织结构
电池材料分会是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下设的分支机构,在协会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电池材料做为电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性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分会秘书处负责分会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策划。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hina ElectronicsMaterials Industry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EMIA)成立于1991年,在国家电子部、信息产业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领导下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是电子材料和电子信息领域知名、权威社团组织之一,现有会员单位1300多家,下设半导体材料分会、压电晶体材料分会、磁性材料分会、电子陶瓷材料分会、石英材料分会、电池材料分会等13个分支机构。电池材料分会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专注于电池材料领域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