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三方协作”模式服务新居民

时间:2025年10月24日 09:15

(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王豆豆

  本报讯  “幸福河谷·融合社区”安吉外来务工人员关怀项目近日在安吉县递铺街道康山村启动。当天,儿童营养讲座、素养课程、美育课堂同步开课,为辖区新居民子女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据了解,安吉县吸引了超过2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生活,其中不少人携家带口扎根于此。他们可能面临着保障不足、资源不均等问题。递铺街道作为安吉工业发展的主平台,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聚居区,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此次启动的安吉外来务工人员关怀项目由递铺街道牵头,联合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晨光基金会、波克基金会、来伊份基金会、杭州至善基金会等多家公益组织,以及上海安吉商会、达能、可口可乐、迪安等爱心企业共同参与。项目以递铺为试点,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助力、社会组织执行”的三方协作模式,探索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新路径,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今年3月我们在递铺街道开展义诊活动时发现,了解到了当地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庞大,需求集中。”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介绍,“我们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在健康、教育、营养等方面提供系列帮扶,计划以递铺街道为样板,逐步向全县推广,打造可复制的‘安吉经验’。”

  据悉,项目将联合街道、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形成定期义诊、健康咨询与检测的常态机制;依托达能、来伊份等企业力量,开展社区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与晨光、波克等品牌合作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同时推动建立健康档案数据库与社会组织孵化机制,带动本地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社区服务。首批将覆盖300人,实现健康管理与公益服务的精准落地。

  “街道和各村(社区)将全面开放公共空间,协调资源,推动项目服务畅通‘最后一公里’。”递铺街道党工委委员张彩莲说,“我们希望将这一公益项目逐步转化为街道常态化民生政策,实现从项目化到制度化的长效发展。”

  来自贵州三都的杨海珍在安吉工作已有7年,她的孩子正在当地上幼儿园。“刚来时只是‘打工人’,现在觉得这里就是第二个家。”她笑着说,“当地村社每年都会给我们提供免费体检,现在又有了专门服务我们的公益项目,在这里生活温暖又安心。”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