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来,ST纳川累计公告5封限制消费令。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9.31%。
来源:摄图网银行借款还不上,收到5封限消令
2025年10月22日,ST纳川(300198.SZ)公告,公司、法人代表陈志江及部分子公司收到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泉港区法院)出具的2份《限制消费令》,案号分别为“(2025)闽0505执2451号”和“(2025)闽0505执2452号”。
此前的7月30日,ST纳川也曾发布类似公告,公司、陈志江及部分子公司收到泉港区法院出具的3份《限制消费令》。这3份限制消费令的案号分别为“(2025)闽0505执2450号”“(2025)闽0505执2453号”和“(2025)闽0505执2454号”。
下半年以来,ST纳川已累计收到5份《限制消费令》。导致公司被法院出具上述限制消费令的原因高度相似,主要是公司及福建纳川管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纳川管材有限公司、天津纳川管材有限公司等子公司,与兴业银行(601166.SH)泉州泉港支行的一系列金融借款合同发生纠纷。
据ST纳川披露的涉诉情况,上述5个执行事项对应5项与兴业银行泉州泉港支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5个案件都于2025年4月21日在泉港区法院立案,涉诉金额分别为6608.48万元、6009.95万元、5489.93万元、1509.04万元和3534.26万元,合计涉诉金额为2.32亿元。
经泉港区法院审理,ST纳川、陈志江及各案相关子公司应分别偿还兴业银行泉州泉港支行借款本金6580万元、5985万元、5420万元、1497万元、3497万元及利息、罚息、复利,并支付其他案涉费用。
因ST纳川、陈志江及各子公司未履行上述5份民事判决书确定的给付义务,7月22日,公司收到泉港区法院出具的5份执行通知书。公司及子公司未能履行被执行义务,先后分两次收到5份《限制消费令》。
除了上述与兴业银行泉州泉港支行的金融借款纠纷之外,截至2025年7月22日,ST纳川与自然人张某某、郑某某等存在诉讼,合计涉案金额为514.56万元。此外,前期已披露诉讼、仲裁事项中有25项取得新进展,合计涉案金额为2.1亿元,且公司及子公司都处于被告方。
资金流“极为紧张”,资产负债率超过99%
ST纳川早在2011年就成功上市。2017年9月,公司市值一度接近百亿,如今只有20亿元出头。
从2024年11月到2025年8月,ST纳川先后发布了10多条与欠税欠费、欠付利息或银行贷款逾期相关的公告。ST纳川坦言,受公司所投资PPP项目、BT(建设-转让)项目应收账款长期拖欠、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影响,公司资金流极为紧张。
据悉,ST纳川前期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上投资金额较大,公司需按时对PPP项目贷款及流动资金贷款还本付息,受PPP项目下游客户回款不及时影响,资金流动性出现问题。
截至2024年末,ST纳川应收账款为4.63亿元,占流动资产总额8.07亿元之比为57.36%。当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34.99万元,同比下降23.18%;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19.33万元,同比下降25.79%。
截至2025年9月末,ST纳川应收账款进一步上涨至5.3亿元,占流动资产总额之比提升至61.29%。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4.28万元,同比大跌82.42%;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98.15万元,同比上升1.29%。
截至2025年9月末,ST纳川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9.31%。公司账面上存在短期借款3.6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52亿元、长期借款5.01亿元,资产端的货币资金仅0.17亿元,不存在交易性金融资产。
根据公司最近一条欠税欠费公告,截至7月15日,ST纳川及子公司欠税、欠费共计1369.6万元,主要是拖欠企业所得税1221.35万元。
根据公司最近一条欠付银行贷款利息的公告,截至8月21日,ST纳川及子公司逾期银行债务金额累计约2.95亿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32.51%。
其中,ST纳川对民生银行(600016.SH)泉州泉港支行、光大银行(601818.SH)泉州鲤城支行和厦门银行(601187.SH)泉州鲤城支行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4亿元、1.2亿元和7960万元,合计欠付利息金额为133.05万元(不含违约金、滞纳金、罚息)。
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持续经营存重大不确定性
上述ST纳川流动性异常的情况,也引起公司财务报表年审机构的关注。
2024年年报显示,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上会所)对ST纳川2024年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并对公司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形成保留意见的基础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公司2024年发生净亏损3.07亿元,连续4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0.36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94.12%,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4.24亿元,存在大额受限资产及逾期债务,并因债务逾期引发多起诉讼、仲裁案件,面临较大经营和财务风险。另一方面,2025年3月19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公司启动预重整,截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4月27日),尚未提供各方认可的重整方案。
上会所认为,上述情况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上会所对ST纳川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主要源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治理结构和投资管理两方面重大缺陷。
治理结构方面,2024年公司董秘、4名非独立董事和财务总监相继离职,公司董事长陈志江于2024年2月至12月期间分别先后兼任董秘、财务总监等职位;董事辞职后公司未及时改选董事,导致董事会成员人数低于公司章程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投资管理方面,ST纳川未制定专门针对参股企业的管理制度,未参与参股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因参股企业资料提交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导致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收益等科目核算不准确,给公司财务账面造成损失。
因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2024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从2025年4月30日起,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纳川股份”变更为“ST纳川”。
根据现行的深交所上市规则,连续两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或者未按照规定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8月底,ST纳川宣布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改聘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