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金融)
“我们公司核心团队有近20年德国光学测量体系研发经验。不过前两年,我们还在经历与市场需求的磨合阶段,当时的软硬件投入很大,我们主打的细分产品也在调整,产业化收入较少。”远届测控设备(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届测控”)创始合伙人张海颖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公司成立刚过3年,如今已实现了从技术验证到产品落地的跨越,轴类测量仪、对刀仪产品已服务国内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及时到位,我们可能无法走到这一步。”
张海颖所说的外部资金包括股权投资和信贷支持,而这两者又由“投(保)贷”模式有机衔接。在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主办的“构建良好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助力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暨青岛市科技金融经验交流会”上,为远届测控提供资金支持的里程碑创投、浦发银行青岛分行相关负责人与张海颖一道讲述了他们达成合作的故事,记者也对其进行了实地采访。

图为在远届测控设备(青岛)有限公司的组装车间内,工程师正在组装一台测控设备。远届测控创立于2022年。成立不到两年内,该公司分别获得了里程碑创投的股权投资和浦发银行青岛分行的信贷支持。
投贷联动必要性:从初创企业到参与机构
“从财务角度看,远届测控仍未越过科创企业‘死亡谷’。”里程碑创投负责人、青岛迈通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盖洪波这样认为。据张海颖介绍,国内相关制造业企业在之前对对刀仪、轴类测量仪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对于远届测控这样在细分领域寻求国产替代方案的科创企业而言,即使有技术基础,但市场认可度、经营模式合理性以及能不能跟上技术迭代步伐等,也是深刻影响公司前期成长的重要因素。
盖洪波告诉记者,高风险使得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取得股权和债权融资的难度都很大,而科创企业在此阶段往往需要多元资金注入。“一方面,传统贷款方式要审核企业的抵押物、盈利记录等,我们在这几年是拿不出来的;另一方面,过早、过度稀释的股权投资会削弱创始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也可能影响企业中长期发展。”张海颖解释说。
不仅是科创企业期盼股权和债权融资,投贷联动也是在创投和银行机构看来较理想的“投早”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中称,“现代科技创新投资周期长、资金量大,风险和不确定程度高,金融服务需求多元。特别是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更多依赖股权融资,积极、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投资(VC)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此外,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还有,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导,这意味着,更好协同银行机构是壮大科创金融力量的基础。
在2018年,浦发银行青岛分行就已开始科技金融领域的探索,并在当年成立了青岛股份制银行中首家科技支行。“但当时,我们也面临很多困难和困惑,是摸着石头在过河。”该行科技金融部总经理张坤坦言。直到近几年,特别在服务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方面,银行机构仍普遍存在“不会贷”“不敢贷”的问题。“一方面,科技型企业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专利、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缺乏权威评估标准;另一方面,早期科创企业现金流不稳定,与传统信贷存在风险和收益难匹配的固有矛盾。”张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与青岛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创设并持续完善的“投(保)贷”融资模式,即是在探索破解上述问题。
最基本的,包括股权投资、信贷等在内的多元金融支持,首先在较大程度上平衡了科技金融风险收益分布,让单家机构不至承担过多风险。在此基础上,具体到远届测控这一案例,里程碑创投在投前花费了数月时间进行法律、财务、技术和业务、市场、团队的全面调研,这不仅是为其自身投资行为负责,也为其向企业导入包括信贷支持在内的其他资源打下基础。里程碑创投在2023年9月完成了对远届测控的500万元天使轮投资。通过在第一时间与里程碑创投进行充分沟通,浦发银行青岛分行对远届测控的商业模式、技术壁垒、未来成长性也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次年年初,浦发银行300万元授信顺利审批到账,此时,距离远届测控公司成立仅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这笔贷款让我们无需为短期生存而匆忙启动下一轮股权融资,保住了创始团队股权,同时为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提供了流动资金支持,让我们能集中精力搞发展。”张海颖表示。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给予了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1516万元资金支持,利率仅为3.6%。图为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为新一代具身机器人机械臂装配谐波减速器。
衔接背后:机构自身突破与政策不断丰富
不过投贷联动背后的衔接不能只靠“先投后贷”。从制度层面看,投贷联动类业务开展在我国仍面临认股选择权有关规定及相关投资收益会计准则待完善、分业监管下不同类型机构合作机制未构建等桎梏。在期待制度完善的同时,现阶段投贷联动业务模式的探索有赖于各类金融机构对自身业务模式、经营管理机制的合理突破以及地方配套政策的加强。
盖洪波告诉记者,最开始是当地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发掘并向里程碑创投推荐了远届测控;同时在那一两周时间里,又有多家风投、私募向其推介了这家公司。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远届测控被多家机构看好,但因为企业刚刚创立,只有里程碑创投这种专注初创企业股权投资的机构有能力开展前期投资。里程碑创投系列基金累计在青岛直接投资早期科技型企业超过40家,80%为成立3年内的完全初创期科技企业,专注开展长期投资。在投后,里程碑创投还会助力科创企业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推动运营和财务规范化等,这些都坚定了银行机构服务初创企业的信心。
自2017年“投(保)贷”模式在青岛试水以来,里程碑创投即开始投(保)贷实践,与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以及青岛高创科技小贷、高创担保公司等本地金融机构紧密跟踪和支持科创企业,数年来累计带动间接债权融资数十亿元。
商业银行机构突破更为关键。事实上,即使能够“看清”企业,银行与创投机构的风控逻辑、经营管理方式等仍有较大差别,如何融入科创企业融资生态是银行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除了借助总行在多牌照、科技金融服务生态、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外,浦发银行青岛分行近年来推出并落地了“浦投贷”这一专属产品。该产品突破传统信贷逻辑,以企业前期股权投资协议为基础,将企业股权投资款纳入还款现金流测算,并通过缜密的贷后现金流监测控制风险,其推出目的就是要打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通道,真正践行“贷早、贷小、贷硬科技”。张坤告诉记者,基于这一产品,该行将科技型企业已实现的股权融资、未来股权融资以及现金流等均纳入贷款审批和贷款管理过程,除了更合理评估企业获贷能力外,也更好融入了企业不同阶段多元融资的接力式支持。
根据2024年印发的《青岛市科技金融投(保)贷融资模式实施细则》,对通过投(保)贷形式获得贷款的科技型企业,财政按照贷款额度500万元及以下部分以LPR给予贴息。张坤告诉记者,在这一政策助力下,许多科技型企业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可实现500万元以下部分全额贴息。而对银行端来说,其服务的投保贷客户与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工具白名单客户高度重合,运用再贷款政策,银行机构还可以进一步腾挪利差空间向客户让利。“如此,投(保)贷通过联结财政贴息和政策工具,大大降低了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帮助企业将更多资金用于企业的生产、研发支出,能心无旁骛地经营企业,使其成长壮大。”张坤表示。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