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淘金ETF)
一、业绩营收利润双升,盈利质量再攀新高从核心数据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39亿元,同比增长3.2%,在行业调整期保持了稳健的营收规模。更为亮眼的是盈利端的爆发式增长,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9.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3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激增176.18%,展现出强劲的盈利释放能力。营收稳增、利润高增,源于产品结构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的双重驱动。
盈利能力的显著改善成为业绩亮点中的核心看点。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至64.21%,同比增长2.24个百分点,净利率更是飙升至20.17%,同比增幅高达23.2%,高毛利产品的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公司运营效率持续优化,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13.84亿元,三费占营收比重降至28.01%,同比下降9.7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现金流表现同样强劲,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4元,同比增长139.37%,为研发投入与产能扩张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技术面机会分享(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月K线图来看,股价经历连续倍量拉升后,近两个月展开调整并回踩5月均线,这是极为健康的走势结构。成交量的密集放量表明有资金主动入场布局,毕竟股价从两年前的45元回落至当前十几元区间,下跌空间充分,尽管上方存在套牢筹码,但从筹码分布图可见当前筹码较为集中,压力会随均线系统与均量线系统同步形成多头排列而逐步化解,这里运气都不会太差。
回踩5月均线的动作可视为“倒车接人”,只有在月均线回踩且均线呈多头排列时,才能有效清洗短中期浮筹,减轻后续拉升压力。结合2025年三季报的亮眼业绩,该股目前已具备基本面与技术面的多层支撑。随着A股指数不断新高,叠加“十五五”规划等政策面的积极支持,2026年投资价值愈发凸显。
月均线系统正处于转折关键期,低位的金银财宝都藏在均线系统的转折当中,可耐心等待,只需月K线再度放量,便会伴随充足的拉升动能。长线可择机小仓位加仓,中短线投资者则需依据成交量(人气值)把握入场时机。
三、锚定高景气赛道,多领域价值共振
①心血管器械龙头是公司的核心标签。作为国内心血管支架市场份额第一的企业,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地位无可替代。随着国内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心脏支架、TAVR等治疗器械需求旺盛,公司凭借MemoAortic TAVR等核心产品,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构建起技术壁垒,成为国产高端器械替代的核心力量。这一概念既享受国产替代政策红利,又受益于老龄化带来的刚性需求,成长确定性极强。
②医美成为公司最受关注的新兴标签。继2025年获得三类童颜产品注册证后,公司创新重组A型肉毒毒素也已获CDE受理,正式跻身医美赛道核心玩家行列。依托在医疗器械领域积累的研发实力与合规经验,乐普医疗实现了对医美领域的“降维打击”,其打造的以三文鱼为核心的药械组合已具备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医美市场年增速超20%的背景下,这一概念为公司打开了全新增长空间。
③国际化的价值正逐步显现。公司马来西亚工厂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初期规划年产50万支心脏支架,后续将扩展至TAVR、可降解封堵器等高端产品,目标辐射东南亚、拉美及中东市场。通过“中国核心部件+马来西亚组装”的模式,公司可降低物流成本20%-30%,并规避关税壁垒,有望将海外收入占比从当前不足5%提升至20%以上,国际化成为公司中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四、老龄化叠加升级,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乐普医疗所处的医疗健康赛道正迎来需求爆发期,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消费升级需求形成双重推力,为公司核心业务与新兴布局提供了广阔市场。需求是行业发展的原生动力,刚性需求铸就长坡厚雪的赛道,下游市场的持续扩张为公司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①心血管器械市场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3.3亿人,且随着老龄化加剧,60岁以上人口占比持续提升,推动心脏支架、TAVR等治疗器械需求快速增长。其中TAVR作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突破性技术,国内渗透率尚不足1%,而欧美市场渗透率已超10%,增长空间巨大。乐普医疗的MemoAortic TAVR产品计划2026年量产,精准契合了这一蓝海市场的需求痛点。
②医美市场正处于消费升级驱动的黄金发展期。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与审美观念转变,国内医美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且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再生医美、肉毒毒素等细分领域需求尤为旺盛,公司凭借先发的产品布局,有望在国产医美品牌崛起浪潮中占据有利地位。依托医疗器械领域积累的临床资源与渠道优势,公司可快速实现医美产品的市场渗透。
③海外新兴市场成为全新需求增长点。东南亚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4年已达33.11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51%,其中马来西亚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12%,心血管治疗需求迫切。当地市场长期由美敦力、雅培等国际巨头主导,而乐普医疗产品定价较欧美品牌低30%-50%,具备显著的性价比优势,有望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五、市场核心竞争力
技术研发上,公司坚持“高端化、创新化”双轮驱动,形成覆盖多领域的技术矩阵。在心血管领域,率先实现心脏支架的国产化突破,后续持续迭代升级,产品性能比肩国际一流水平;TAVR产品历经多年研发,即将实现量产,打破海外品牌垄断。在医美领域,依托生物材料技术积累,快速推出童颜产品与肉毒毒素,实现技术跨领域迁移。持续的研发投入换来了技术领先,公司每年研发费用占比保持在10%以上,累计获得专利数百项,构建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生态协同方面,公司打造了“器械+药品+服务+健康管理”的全周期医疗生态。在产业链上游,布局核心材料研发,保障产品质量与成本优势;中游形成覆盖预防、诊断、治疗的全产品线,从心脏支架到可降解器械,从检测设备到创新药品,满足临床多元化需求;下游通过合作医院、健康管理平台等渠道,实现产品与服务的精准触达。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不仅提升了抗风险能力,更形成了“产品互补、渠道共享、数据协同”的生态优势。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强化技术优势。公司深度合作国内顶尖医院与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与临床研究基地,将临床需求快速转化为研发方向。在TAVR等高端产品研发中,联合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验,既保证了产品的临床适用性,又为后续市场推广奠定基础。这种“临床-研发-产业化”的闭环模式,让公司技术创新始终紧贴市场需求。
六、多元布局打开未来增长新空间
在巩固心血管器械核心优势的同时,乐普积极布局新兴赛道,在医美、国际化、健康管理等领域的突破为公司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既要守好基本盘,更要开拓新蓝海,这种“稳健+创新”的发展策略让公司未来增长充满想象。
①医美赛道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增长极。公司早在5年前就开始布局医美领域,组建了近百人的专业团队,形成从研发、生产到营销的完整体系。2025年三类童颜产品的获批与肉毒毒素的受理,标志着公司正式跻身医美核心赛道。依托医疗器械领域积累的合规经验与临床资源,公司医美产品可快速通过市场验证,预计未来3-5年医美业务有望实现营收超20亿元,成为与心血管业务并驾齐驱的核心板块。
②国际化赛道的长期价值逐步显现。马来西亚工厂作为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布局,预计2026年投产后短期可实现收入11-12亿元,中期(2028-2030年)收入有望达42-5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40%-50%。公司计划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0%以上,其中马来西亚工厂贡献70%-80%,形成“国内市场稳增长、海外市场高爆发”的格局。
③健康管理与数字医疗布局持续深化。公司依托可穿戴设备、检测试剂盒等产品,构建起“预防-筛查-干预”的健康管理闭环,已服务超千万用户。通过与互联网医疗平台合作,实现线上咨询、线下服务的深度融合,拓展了产品附加值。在“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数字医疗市场快速增长,公司的提前布局有望抢占行业先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