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淘金ETF)
1. 鹏辉能源300438
作为广东广州的上市公司,以“全场景覆盖+实战落地”成为最具成长确定性的标的。作为全球电池品种最全的制造企业之一,它是国内少数同时布局锌、铝空气电池的企业,直接将金属空气电池列为核心品种,技术储备贯穿消费、储能、动力等多领域。其锌空气电池已率先突破,不仅应用于耳机、计算器等消费电子领域(电荷量是传统锌锰电池的3倍以上),研发的方形锌空气一次电池更实现97.0%的锌粉利用率,电池包能量密度达405Wh/kg,目前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铝空气电池也完成储能、低速车场景样品验证,依托公司成熟的消费电池渠道,可快速实现市场导入。2025年上半年1.93亿元的研发投入和16项新专利授权,进一步夯实了其“实战派”地位,有望在多场景同步兑现业绩。
2. 雄韬股份002733
作为广东深圳的上市公司,是金属空气电池板块的“情绪+技术双龙头”,其吸引力源于十年深耕后的商业化突破。公司明确将铝空气电池作为重点培育技术,构建了从材料制备到电池组装的全产业链能力,持有30余项锌空气电池相关专利,技术壁垒深厚。目前已建成10MWh级中试线,锌空气电池能量密度达600Wh/kg,循环寿命超500次,不仅在通信基站备用电源领域实现小批量供货,能将传统铅酸电池寿命延长3倍,还与电网企业联合测试“锌空+光伏”储能系统,成本降至0.4元/Wh以下,具备大规模替代铅酸电池的潜力。更关键的是,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42%,重点攻坚商业化落地,还拿下美国1.5亿订单打开北美市场,成为锌空气电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核心推手。
3. 云铝股份000807
作为云南昆明的上市公司,是铝空气电池赛道中兼具“先发研发+资源根基”的代表性企业,其布局深度贯穿技术探索与产业链源头。早在2015年,公司便联合昆明冶金研究院成立创能公司,聚焦铝空气电池核心的空气电极、铝合金电极技术研发,累计投入约4900万元建成10MW实验线与20MW中试产线,曾实现核心材料“全国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突破,部分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应急电源产品完成样机测试且效果达标。尽管早期自主产业化因成本与寿命瓶颈暂歇,但公司迅速转向“技术引进+资源协同”新模式,与以色列Phinergy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创能斐源”,引入300MW级铝空气电池系统技术,持续锚定赛道核心环节。作为全球电解铝龙头,年产能达300万吨的规模优势,使其能直接对接铝空气电池上游原材料需求,未来若技术瓶颈突破,可凭借“资源+技术储备”双重优势快速主导规模化降本,成为铝空气电池产业化的核心支撑力量。
4. 尖峰集团600668
作为浙江金华的上市公司,以“催化剂突破+场景验证”切入锌空气电池赛道,聚焦产业化关键环节的技术落地。公司通过控股上海博信15%股权正式布局该领域,旗下金华尖峰新能源将“低成本催化剂开发”作为核心攻关方向,直击锌空气电池产业化的成本瓶颈。在技术验证上,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研发的锌燃料电池成功驱动城市电动客车,虽暂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但直接证明了技术的可行性与应用潜力。作为兼具建材产业基础与新能源研发能力的企业,公司可通过传统业务的资金积累反哺新能源技术研发,随着催化剂成本下降与应用场景拓宽,有望在锌空气电池产业化浪潮中释放潜力,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能源赛道的转型突破。
5. 科力远600478
作为湖南长沙的上市公司,以“务实商业化+技术协同”成为金属空气电池赛道的“落地先锋”,核心优势在于将技术快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能力。公司研发进展直击产业痛点,已实现面向高确定性客户的样品打造或批量供应,是板块中商业化步伐最领先的企业之一。在具体场景上,重点布局锌空气电池备用电源领域,完成样品供应的同时,还与车企合作开发增程式电动车电源,形成“备用电源+车载电源”的双场景突破路径。更具竞争力的是,公司构建了多元技术协同体系,将金属空气电池与新型镍氢电池、超级电容电池深度融合,通过不同电池技术的优势互补,适配低速车、应急设备等多类细分场景需求。这种“技术落地+场景拓展+体系协同”的布局逻辑,使其能率先享受市场红利,技术转化能力成为区别于其他研发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 中国铝业601600
北京的央企上市公司,是金属空气电池赛道的“国家队压舱石”,其价值集中体现为对产业基础的支撑与方向引领。作为铝业巨头,公司材料研究院长期聚焦铝空气电池用铝阳极材料开发,从源头为赛道提供“材料基础”保障,其技术动向被视为行业风向标。依托国企资源优势,公司掌控优质铝资源储备,可通过冶金技术升级持续优化阳极材料纯度与性能,从原材料端降低铝空气电池的综合成本。更形成“材料+模组”的协同布局,旗下中铝国际深度参与铝空气电池模组设计,将上游材料优势与中游制造需求衔接,构建全链条技术支撑能力。在政策大力推动新一代电池研发的背景下,公司可凭借国企背景深度对接国家级研发项目,在标准制定、技术攻关、规模化验证等关键环节发挥主导作用,为整个赛道的产业化进程筑牢根基。
7. 新疆众和600888
作为新疆乌鲁木齐的上市公司,以“硬核技术储备+科研协同”成为铝空气电池底层技术攻关的核心力量,专注于解决赛道关键技术瓶颈。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围绕铝空气电池开展联合研发,在铝电极材料制备、电池反应效率优化等核心环节形成深厚技术积累,专利布局覆盖电池设计、材料制备等关键领域。作为铝加工领域的资深企业,其成熟的铝材料提纯、改性技术可直接迁移至电池电极生产,实现“现有技术+新型需求”的快速转化,加速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产品过渡。尽管目前暂未大规模商业化,但在铝空气电池对性能要求持续提升的趋势下,公司在电极材料、反应效率等底层技术上的突破,有望成为决定行业性能上限的关键变量,技术储备为其奠定了长期竞争优势。
8. 宝武镁业002182
作为重庆长寿的上市公司,作为重庆长寿的上市公司,凭借“稀缺路线+巨头背书”构建了独特竞争优势。在锌、铝路线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公司聚焦镁空气电池这一稀缺赛道,布局具备独占性的技术路径,完美避开同质化竞争。镁空气电池不仅理论能量密度突出,还可利用海水作为电解液,在轻量化设备、应急电源、海洋工程等场景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契合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公司与重庆大学、宝钢金属深度合作,推进镁基储氢材料中试生产线建设,将镁资源优势与电池技术深度绑定,依托宝武集团在材料研发、产业链整合的雄厚实力,有望直接成为镁空气电池赛道的标杆企业,享受稀缺技术路线的估值溢价。
9. 当升科技300073
作为北京的上市公司,以“前瞻卡位+技术迁移”瞄准“终极电池”赛道,长期想象空间拉满。锂空气电池理论能量密度达11140Wh/kg,接近汽油水平,被视为“替代燃油车的终极电池”,一旦技术突破将颠覆整个新能源产业,而当升科技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龙头,提前对锂空气电池进行密切跟踪和技术储备。公司在电极材料设计、性能优化上积累的深厚经验,可直接迁移至锂空气电池领域,当前重点聚焦固态电解质、高效催化剂等关键突破方向——这两大环节正是解决锂空气电池放电产物堵塞、锂枝晶生长等核心痛点的关键。尽管目前锂空气电池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工信部的明确支持和产业研发投入的暴涨(2025年同比增65%),意味着技术落地进程将加速,公司的提前卡位有望使其在“终极电池”时代抢占先发优势,成长天花板极高。
10. 新威凌871634
作为湖南长沙的上市公司,是锌空气电池产业链的“关键配套支柱”,其价值在于掌控核心原材料的供应能力。公司专注锌粉材料生产多年,而锌粉作为锌空气电池负极的核心材料,其纯度、粒度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属于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凭借长期行业深耕,公司已形成高端专用锌粉的稳定供应能力,能根据电池厂商的技术需求定制产品,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要求。在产业协同上,与下游电池厂商深度绑定,构建“材料供应+技术协同”的合作模式,同步参与客户的电池研发过程,确保锌粉材料与电池设计的高度适配。随着锌空气电池在消费电子、低速车等领域渗透率提升,锌粉需求将同步爆发,公司作为核心配套企业,可直接享受产业链放量红利,业绩增长具备强确定性。
11. 南山铝业600219
作为山东龙口的上市公司,以“高端材料卡位+巨头协同”成为金属空气电池赛道的潜在重量级玩家,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对关键原材料的前瞻性布局与产业化能力。公司精准瞄准铝空气电池对高纯度铝材的核心需求,重点布局SN级高纯铝(纯度99.999%),并规划2025年新建10万吨专用产线,而高纯度铝正是提升铝空气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的关键要素。依托铝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已具备规模化生产高端铝材的成熟能力,更通过与比亚迪的深度合作积累了电池材料供应的核心经验——不仅为其批量供应10μm超薄动力电池箔,还联合攻关8μm以下材料与固态电池用铝箔,签订2025-2027年长单并含技术排他条款,国内高端市场市占率超50%。这种“电池材料供应经验+高纯铝产能储备”的组合,使其能快速响应铝空气电池产业化后的材料需求,材料供应能力可直接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12. 贵研铂业600459
作为云南昆明的上市公司,是金属空气电池核心材料领域的“技术全能型龙头”,凭借贵金属催化技术优势贯穿多条技术路线。作为国内铂金属深加工龙头,公司构建了从技术创新到生产制造、废料回收的全产业链体系,拥有390多个品种、4000多种规格的产品矩阵,在催化材料领域积累深厚。针对金属空气电池,公司开发的钴合金催化剂可使氧化还原反应效率提升3.6倍,而催化剂正是决定电池充放电效率与循环寿命的“动力核心”。更关键的是,公司布局多元催化体系,不仅在铂基催化剂改性领域技术领先,还能适配锌、铝等不同路线的金属空气电池需求,客户覆盖广泛。同时,其掌握的高效绿色贵金属回收技术,可大幅降低催化剂原材料成本,为技术产业化提供成本可控性支撑,有望在电池性能升级浪潮中占据高端催化剂市场主导地位。
13. 金钼股份601958
作为陕西西安的上市公司,是金属空气电池催化剂领域的“特色技术代表”,以钼基材料优势开辟差异化竞争路径。钼基催化剂因具备高活性、长寿命的特性,成为当前金属空气电池催化体系的主流选择之一,公司作为钼行业龙头,在钼材料提纯、改性上拥有成熟技术,可根据电池反应需求开发专用催化材料。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85亿元,同比增长7.80%,净利润22.83亿元,同比增长4.03%,稳健的业绩为金属空气电池催化剂研发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目前已与多家科研机构联合攻关钼基催化剂量产技术,重点解决催化效率与成本平衡问题,若实现产业化突破,可凭借材料独特优势适配锌、铝等多条电池路线,在非贵金属催化剂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分享赛道增长红利。
14. 安泰科技000969
作为北京的上市公司,以“低成本催化技术+快速转化能力”成为金属空气电池性能优化的重要支撑,主打催化剂领域的差异化突破。公司聚焦功能材料研发,在合金催化剂、复合催化材料等领域形成技术突破,其开发的铁基复合催化剂,催化效率可与贵金属比肩,但成本仅为后者的1/10,精准解决了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过高的行业痛点。目前该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小批量订单陆续落地,市值稳定在214亿元左右,业务规模与技术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为催化剂产业化提供坚实基础。依托与科研机构、电池厂商的紧密合作网络,公司可快速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适配市场需求的产品,其催化剂能降低电池过电位、提升能量转换效率,适配锌、铝等多种技术路线,在催化材料细分市场具备显著竞争力。
15. 中材科技002080
作为江苏南京的上市公司,是金属空气电池核心组件领域的“隐形冠军”,专注于空气电极这一关键部件的技术突破与供应。空气电极是金属空气电池的“能量转换核心”,负责氧气吸附、还原反应及电子传导,其性能直接决定电池输出功率与稳定性,公司在电极材料复合、结构设计上积累深厚技术沉淀。凭借技术优势,公司已在空气电极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产品可适配锌、铝、镁等不同类型的金属空气电池,满足多样化技术路线的需求。随着金属空气电池技术成熟与厂商产能扩张,空气电极作为核心组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依托既有的技术壁垒与客户基础,可快速扩大供应规模,巩固市场地位,成为产业链中游组件环节的核心受益者。
以上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