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城投资财富)
近日,重磅会议公报首次将"航天强国"写入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与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并列。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从"国家工程"升级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产业链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战略升级:"航天强国"写入国家级规划,与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并列,标志着航天产业从"辅助支撑"升级为"经济增长引擎"。
目标量化:国资委要求2025年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突破50%,而航天科技集团当前不足20%,近万亿级优质资产注入预期升温。
产业爆发:低轨卫星互联网(中国星网)、载人登月、商业火箭发射等进入密集落地期,2025年预计发射次数突破100次。
关键信号:航天产业已从"题材炒作"步入"业绩兑现"阶段。
一、为什么说航天产业是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
1. 政策强力驱动
战略层级跃升:"航天强国"首次进入国家产业体系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资产证券化加速:国资委要求2025年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突破50%,而航天科技集团当前不足20%,近万亿级优质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发射计划密集:2025年预计发射次数突破100次,中国星网、载人登月等重大工程进入密集落地期。
2. 产业空间巨大
卫星互联网爆发:中国"星网"计划将发射1.3万颗低轨卫星,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商业航天崛起:可回收火箭技术使发射成本下降90%,推动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技术外溢效应:航天技术将拉动新材料、高端制造、通信导航等数十个高科技领域升级。
关键判断:航天产业正从"题材炒作"转向"业绩兑现",是未来5年最具确定性的高成长赛道!
为什么“航天强国”在此刻被提到空前高度?
这不是偶然,而是大国博弈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国家安全的新边疆:在外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制天权已成为大国战略安全的制高点。建设航天强国,是保障国防安全、提升全球话语权的必由之路。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航天产业技术密集、辐射广泛,能强力牵引新材料、高端制造、通信导航、人工智能等数十个高技术领域协同突破。
万亿级市场爆发前夜:随着低轨卫星互联网(如“GW”星座)、载人登月、商业火箭发射等进入规模化阶段,航天经济正从“科研探索”迈向“商业化运营”,市场空间彻底打开。
航天强国概念股主要涵盖卫星制造与组网、火箭制造回收技术及发射服务、航天电子与元器件、卫星应用服务等产业链环节。
一、卫星制造与组网
卫星制造是航天强国的基础,涉及卫星平台、有效载荷、总装测试等环节。
1.中国卫星:卫星制造龙头,公司具备微纳卫星到中型卫星的批量生产能力,深度参与低轨宽带星座(如千帆星座)、高分辨率遥感星座建设,是卫星制造领域的领头羊。
2.航天电子:卫星和火箭电子系统的核心供应商,产品涵盖遥测遥控、激光传感、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
3.st铖昌:星载相控阵T/R芯片核心供应商,市占率约50%,已量产5nm制程芯片,技术壁垒极高,是卫星载荷的关键元器件。
二、火箭技术及发射服务
火箭技术是航天强国的“通行证”,涉及液体/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回收技术、发射服务等环节。
1.航天动力:主营火箭及导弹液体发动机研制生产,是发射能力的核心动力来源,参与长征系列火箭的动力配套。
2.航天科技:具备固体、液体火箭双线研发能力,参与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研制,是商业火箭领域的重要玩家。
3.斯瑞新材:掌握了铜铬铌液体火箭推力室内壁热等静压近净成型技术、绿激光3D打印及热等静压复合技术,目前已与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星际荣耀、深蓝航天等企业达成合作。
4.高华科技:产品主要应用于全箭遥测及控制系统、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发射靶场等场景,是长征系列火箭的供应商。
三、航天电子与元器件
航天电子与元器件是航天器的“神经中枢”,涉及连接器、继电器、电缆组件、星敏感器等高端产品。
1.航天电器:高端连接器、继电器龙头,产品覆盖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是长征系列火箭、神舟飞船的核心元器件供应商。
2.天银机电:子公司天银星际的星敏感器(卫星的“眼睛”)技术门槛高,已应用于150余颗卫星(包括我国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任务),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
3.陕西华达:生产的电连接器及互连产品覆盖高轨卫星、低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等领域,是航天设备连接的“血管”。
4.臻镭科技: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产品覆盖率齐全,电源管理芯片、射频收发芯片、数字波束成型芯片等已批量应用于遥感及低轨卫星,卫星通信领域收入占总营收约50%。
5.华力创通:北斗+天通双系统核心开发商,自主研发芯片精度达±1cm,其一体化集成方案为目前唯一商用方案。
6.上海瀚讯:G60星链载荷的唯一供应商,产品中宽带通信设备占比97.74%,已攻克星间激光通信技术,实现百G级/秒高速通信,是卫星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
7.信科移动:深度参与了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完成了业界首次基于5G NTN标准的端到端宽带卫星通信业务传输技术验证和高低轨融合、天地融合的业务验证。 打造通信载荷、相控阵天线、核心网、仪器仪表等全系列产品能力。
四、卫星应用服务
卫星应用是航天强国的“变现环节”,涉及遥感数据服务、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领域。核心企业通过处理卫星数据,为政府、企业提供智能分析服务(如气象监测、环境评估、应急通信),市场潜力巨大。
1.航天宏图:国内领先的卫星应用服务商,正在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雷达遥感星座“女娲星座”,其遥感数据已应用于气象监测、环境评估,并与非洲国家签署10亿元互联网卫星采购合同。公司技术可用于处理月球、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支持资源勘查。
2.中科星图:打造的GEOVIS数字地球平台整合遥感、导航等多源数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智能分析服务。旗下星图测控专注于航天测控管理与数字仿真,构建天地一体化航天测控通信系统,在深空探测数据处理(如嫦娥探月、天问火星探测)方面具有重要技术优势。
3.中国卫通:公司运营管理17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建成了覆盖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高轨Ka高通量卫星互联网 为广电、航空、航海等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4.震有科技:公司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可以提供卫星5G核心网的公司之一,包括高轨卫星和低轨卫星核心网,是天通一号核心网的独家供应商。
5.三维通信:子公司海卫通是中国领先的海上宽带卫星通信服务商,从事海洋宽带接入和增值业务运营,目前为远洋商船、大型货轮、高端游轮等船只及海上工作平台提供海洋通信服务。
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及应用:
航天智装:专注于航天装备制造,有望受益于国家战略投入。
达华智能(维权):在卫星通信应用方面有布局,或受益于卫星互联网发展。
航天电子:航天测控与元器件,是航天产业链重要支撑环节。
中国卫星:卫星研制与应用龙头,卫星互联网主力军。
航天长峰:航天技术应用,业务多元化。
航天科技:航天产业集团核心资产。
航天环宇:航天器零部件及结构件制造。
中天火箭:火箭动力部件供应商。
通信与地面设备:
广合科技:或在通信设备、数据传输方面有间接受益机会。
检测与测试:
西测测试:航天航空测试领域,为航天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提示: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交易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