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康金融)
事项:
10月24日晚,平安银行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上半年同比下降10.0%);归母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上半年同比下降3.9%)。不良率1.05%,与二季度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29.60%,较二季度末下降8.9个百分点。
评论:
营收及利润降幅延续收窄,核心营收表现亮眼。1)营收降幅收窄: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降幅相较于上半年的-10.0%和-3.9%均有所收窄。3Q25单季营收同比下降9.2%,降幅环比Q2同比下降-7%小幅走低,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拖累。2)核心收入压力边际减缓,其他非息收入拖累营收: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至8.3%(上半年同比降幅9.3%),其中Q3净利息收入环比+1.5%,受息差环比上升带动。前三季度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基本持平(-0.1%),其中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6.1%,表现亮眼。但受去年同期其他非息收入高基数影响,前三季度其他非息同比-24.1%,主要受投资收益拖累。3)拨备计提减少支撑利润: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前三季度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8.8%,对利润形成有效支撑。
对公贷款稳健增长,零售贷款降幅持续收窄,结构调优进一步推进。 截至三季度末,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3%。1)对公贷款: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1%,Q3环比增0.4%,成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公司延续对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四大基础行业的支持,前三季度新发放贷款3552亿元,同比增长11.8%;同时拓展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三大新兴行业,新发放贷款1852亿元,同比增长17.4%。2)零售贷款: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2.1%,降幅延续收窄趋势,环比Q2增0.2%。结构上,住房按揭贷款作为“压舱石”较上年末增长8.1%,信用卡应收账款、消费贷和经营贷余额则分别较上年末下降7.9%、3.0%和3.0%,公司主动优化零售资产结构的策略仍在延续。
负债成本优化见效,单季净息差环比回升。3Q25单季净息差为1.79%,在二季度环比下降后重拾升势,环比回升3bp。1)资产端:收益率仍有压力。3Q25单季贷款收益率环比下降8bp至3.84%。其中,受LPR下调及客群结构调整影响,个人贷款收益率环比下降18bp至4.72%,企业贷款收益率环比下降7bp至3.02%。2)负债端:成本管控成效显著。3Q25单季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3bp至1.61%。其中存款成本改善明显,单季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环比大幅下降12bp至1.59%,企业存款和个人存款成本率分别环比下降12bp、12bp至1.50%和1.76%。
代理保险业务高增,财富管理延续修复态势。 前三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39.79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主要得益于代理保险业务的强劲增长,前三季度代理个人保险收入12.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7%。代理理财和代理基金业务也保持稳健,同比分别增长12.8%和6.7%。客户基础方面,私行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6.7%至10.33万户,零售AUM较上年末增0.5%。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零售不良持续改善,对公不良有所波动。 3Q25末不良率1.05%,与二季度末持平,较上年末下降1bp。Q3单季年化不良净生成1.14%,环比下降0.2pct。1)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不良率1.24%,较上年末下降15bp,较二季度末下降3bp。其中信用卡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31bp至2.25%。此前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表示平安银行零售不良生成已连续六个季度下降,零售压力明显缓解。2)对公贷款:不良率0.86%,较上年末上升16bp,主要受部分存量房地产业务风险影响。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2.20%,较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3)拨备水平:拨备覆盖率229.60%,虽较二季度末有所下降,仍保持在良好水平。
投资建议:略。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下银行息差进一步承压。银行信贷投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