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利润决定企业“飞多高”,现金流决定企业“活多久”。企业经营者应优先关注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匹配度,而非单纯追逐账面盈利或现金流充沛。二者有机平衡才是经营的王道。

秦仪||撰文
在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企业最难过的是什么?有人就说,不外乎就是没人买产品和赚不到钱。其实真正要表达的核心是,没人买产品就没有现金流,赚不到钱就是经营没有利润。
而利润和现金流恰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家电行业发展历史上就可以看出,能够伴随行业持续发展的格力、美的、海尔、海信、长虹、方太、华帝、老板等知名企业,即是盈利的高手,也是现金流的拥有者。
①
行业人士应该都知道现金流对企业的重要性。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01年3月曾写下了《华为的冬天》一文,其中就有现金流就是企业御冬的小棉袄理论——谁有过冬的小棉衣,谁就活下来。华为能够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就是因为在当年那个艰难困苦时期,始终保有充沛的现金流,才能走出经济低谷成为巨擘。
行业人士告诉家电魂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常年浸淫在家电行业的投资者,看到家电行业在旺季偶尔还有供不应求市场旺盛的局面,就投资接手一个小厂创业,但由于创业资金不足,为了生存,采取低价策略。可是,货物发出去以后,账款被客户拖欠,公司房租都已经一次性支付,员工薪资及各项固定费用都无法拖欠,几个资金不流动的合同做下来以后,这些公司就面临关门倒闭了,他们没有输给对手,输给了“钱”
难怪一位企业高管说,现金流是企业日常运营的“氧气”,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存活,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没有充沛的现金流,企业不仅不能维持正常运转,市场经营受到巨大掣肘,研发也可能无法进行下去,岂能没有生存之忧?
②
与现金流对应的是什么?那就是做经营最终的目的——盈利赚钱!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不赚钱的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虽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经营是要考虑社会价值,但不赚钱就违背了做企业的本信条和逻辑。
不可否认,利润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成果。企业经营是否盈利,盈利能力的强弱,是企业价值的集中体现。通过毛利率,能反映企业产品竞争力,通过净利率,能体现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判断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企业在初创时期不盈利或者利润稀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若不能盈利,就不可能有造血能力,也无力支撑产品的研发创新,最终不可能维持企业的长远发展,被淘汰出局将不可避免。
在国内具有现代意义的家电业发展的40多年间,出现过很多知名度很高的企业,比如像乐华电视、熊猫电视、迎燕空调、水仙洗衣机、长岭冰箱等,都是因为经营不善,长期不盈利,造成造血功能下降,无力支撑研发,最终消失在市场竞争中。
③
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而利润是经营成果的体现,两者需保持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金是公司的血液,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利益,才会推动公司的发展,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充足的现金便无法正常运转,这种局面如果一直得不到改善的话,必然危及公司生存!

利润反映企业的长期经营成果,但需转化为现金流才能实现价值。若利润无法转化为实际现金流入,则失去实际意义。因此,企业需通过产品降价实现销售、应收账款管理、库存优化等手段将利润转化为现金流。
④
再从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格力、美的、海尔、海信来看,哪一个不是赚钱的高手和拥有丰沛现金流呢?反观与之一同起步的企业,一个个都是在大浪淘沙的市场洗盘中一个个倒下。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差和现金流稀少。
远的不说,就2025年半年报披露信息看,格力、美的、海尔等都是用着很高的盈利能力,各自的每股收益和现金流在上市公司中都是名列前茅。半年报显示,格力电器每股收益2.573元,每股现金流5.0574元/股;美的集团每股3.3858元,每股现金流4.8631元;海尔智家每股收益1.2828元,每股现金流1.1872元。
能够与行业从最初发展到现在的,哪个不是在盈利能力上和现金流上有着强大的能力。因此,把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看成是企业制胜的法宝毫不为过。现在很多企业提出长期主义发展战略,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企业丰沛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印证了没有这两个方面,持续发展就是空中楼阁,绝不可能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