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专利预审不是简单的“快速通道”,而是高价值专利的“孵化摇篮”。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受理专利预审申请3698件,同比增长超三成。武汉以专利预审服务为纽带,聚焦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专业引领、主动服务、机制创新的“组合拳”,正加速推动高价值专利从“纸上”走向“产线”,构建起支撑产业升级的“硬支撑”。
更引人注目的是, 经预审推荐的专利中,9项发明专利先后斩获中国专利奖、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奖等殊荣。其中,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两件发明专利经预审后,分别获得第四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银奖、第二届湖北专利银奖。
为高价值专利提速赋能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聚焦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精准服务助推企业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中心主动贴近企业需求,优化预审管理规则,对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项目“精准画像”,引导企业布局核心专利。
精测电子借助预审通道,118件发明专利快速落地,构建起覆盖半导体检测全流程的技术壁垒,其晶圆外观检测产品已批量供应头部客户。这表明专利预审服务不仅加速了专利授权,也直接促进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在钢轨打磨、状态监测等领域的43件专利通过预审加速授权,支撑“钢管混凝土轨枕技术”入选全国专利转化优秀案例。
为助力中小企业成长,武汉保护中心联合市经信局开展专题培训,探索“专精特新”企业优先预审模式。中心还探索“强链护新”预审专项服务,建立预审员与重点企业“一对一”联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跟踪、全环节对接服务。
批量预审授权率高达90%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搭建多方联动平台,依托国家发明专利批量预审试点,深入企业车间筛选优质项目,批量预审授权率高达90%。这一高授权率体现了预审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中心与审协湖北中心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针对疑难案件共同“会诊”,搭建起“预审—实审”的质量桥梁。这种协同合作机制确保了预审与实审环节的无缝衔接,提高了整体审查效率和质量。
在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项服务赋能下,武汉TCL集团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不仅攻克半导体显示领域核心技术难题,更实现年节约人力成本超1亿元的产业价值跃升。
以导航报告为指引,武汉TCL工研院迅速完成技术布局。团队聚焦两大核心方向精准发力,累计布局13件高价值专利,形成覆盖算法、架构、应用的立体化专利矩阵。其中7件专利支撑起新一代强推理垂域模型研发,6件专利构建起AI高精度工业质检方案,成功筑牢技术壁垒。凭借这些创新成果,企业先后斩获第四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银奖、第一届长江经济带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优秀奖。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