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光伏爆亏,它利润暴涨5成

时间:2025年10月27日 16:53

(来源:光伏Time)

在光伏最冷的季度,它交出了最热利润表。

 撰文 |小村

 出品 | 光伏Time

在光伏行业普遍亏损的2025年,横店东磁的财报是一个异类。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26亿元,同比增长40.16%,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51.98%。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14.52亿元,同比大增56.80%。

从趋势看,这并非偶然的季度反弹。上半年,公司营收119.36亿元、净利10.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5%和58.94%;经营现金流净额高达29.91亿元,同比增长147%。对比同期行业数据,光伏主业大多处于量增利减的局面,毛利率徘徊在个位数甚至负值区间。横店东磁的表现显得格外突出。

这家公司并不在产业的顶端序列,既不是硅料龙头,也不是一体化五巨头。但它在产业下行周期中的盈利表现,却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反映新的生存逻辑。

从财报看,公司三季度收入略低于二季度(Q2营收67.13亿元,净利5.62亿元),但同比仍保持高增速。利润回落的同时,毛利率、现金流和费用率的结构反而更稳,说明公司并非依靠一次性因素或补贴刺激,而是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了利润的可持续改善。

光伏、磁材、锂电三大业务中,光伏占比近七成。2025年上半年光伏业务毛利率为16.7%,较上年同期提升5.29个百分点;锂电业务毛利率12.9%,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的显著改善说明公司回款周期在缩短,库存压力得到释放。

布局

如果把2024到2025年的光伏周期看作一次系统性出清,横店东磁的表现更像一次逆势套利。它通过结构调整在同一条赛道里找到局部优势。

其一,是提前布局的海外产能。

2024年7月,公司在印尼投产的3GW高效电池产线正式爬坡。恰在同月,美国对东南亚四国的光伏进口豁免政策到期,相关产品重新被征收关税。印尼不在关税覆盖范围之内,使得横店东磁的印尼产能自然具备出口价格优势。

年报显示,印尼项目在第四季度实现批量出货,并成为利润新增点。2025年,公司计划将印尼出货规模提升至3.5GW以上,并保持对北美市场的关注。从时间节点来看,这一项目的落地恰好避开了政策波动带来的高风险区间,也为公司提供了对冲市场的外部支点。

其二,是差异化的产品结构。

公司在主流TOPCon产品之外,推出多类特殊场景组件,如防眩光、海漂、温室系统等,并逐步参与渔光互补、工商业EPC等项目。这种“非标准化”产品线虽然规模有限,但毛利水平显著高于大宗组件。

从2025半年报披露的产品效率看,电池量产效率已达26.85%,非硅成本控制在业内领先水平。这意味着公司选择了一条稳健而非激进的技术路径,不盲目押注新技术,也不固守低端产能,而是在成熟技术的成本极限中挖掘利润空间。

其三,是稳健的财务与产能策略。

横店东磁没有卷入扩产潮。截至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约57%,维持中性区间。资本开支保持可控,没有新增过度投资项目。相比行业内动辄数十GW的新建计划,这种保守显得冷静。

公司对现金流的重视也体现在分红政策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60%的派息率派发现金红利6.09亿元。这不是市场操作,而是一种风险信号的释放:企业宁愿减缓扩张,也要保持现金弹性。

盈利之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横店东磁免疫风险。从地缘角度看,其印尼项目的利润窗口与美国政策周期高度相关。当前的盈利优势来自14%的税率差异与进口豁免时差,一旦政策再度调整或溯源要求升级,该部分利润可能被迅速压缩。 

从技术角度看,公司仍以TOPCon为核心路线。虽然短期仍具成本与良率优势,但随着HJT、BC及钙钛矿等新技术商业化推进,TOPCon的相对竞争力可能逐步削弱。横店东磁虽在财报中提及已进行多路线储备,但目前尚未形成可量化的产能布局。 

更深层的挑战来自光伏市场本身。公司三季度仍保持约10%的净利率,这在组件、电池价格持续探底的背景下显得罕见。

除产品结构升级与费用优化外,部分利润或来自前期价格较高订单的延续。也就是说,横店东磁在阶段性价格下行中,通过产品与时间双重错位,维持了利润的稳定。

但无论如何,横店东磁的案例说明了一个事实。 在一个产能过剩、利润塌陷的产业里,仍有企业可以靠现金流和结构优化维持正增长。 它不是奇迹,只是少数企业在理解了“扩张不是竞争力”之后,所能走出的另一条路径。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