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斥资21个亿!市值300亿A股公司加码机器人零部件制造

时间:2025年10月28日 18:47

(来源:维科网机器人

瑞鹄模具宣布,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5亿元,加码机器人等项目后,又一模具企业也传出相关消息。

近日,中国电机铁芯模具重点骨干企业震裕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和宁海县投资促进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于2025年~2030年期间在宁海县投资建设精密部件制造装备及工艺装备和精密结构件、人形机器人精密模组及零部件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1.1亿元,旨在进一步扩大现有业务产品产能并建设新兴领域业务产品产能,

本次合作分三期实施,具体为:一期项目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套精密部件用制造装备及精密结构件项目”,占地约51.3亩;二期项目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套精密部件用工艺装备及精密结构件项目”,占地约61.8亩;三期项目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套人形机器人精密模组及零部件制造”项目,占地约100亩。

公告披露,一期投资协议计划于近期和《战略合作协议》同步签署。震裕科技的“年产100万套精密部件用制造装备及精密结构件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投资建设生产制造车间(包含研发实验中心)。

截至今日收盘,震裕科技总市值306.19亿元。

精密级进模具行业的领军企业

模具行业是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的 “工业现代化金钥匙”,其技术高度直接决定高端制造发展上限。这一行业的价值,也体现在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中。据韦伯咨询数据,2011-2023年中国模具行业借制造业升级、下游(汽车、3C、新能源)需求及本土技术突破,实现稳步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达118.96亿元,较2011年翻倍,增速远超全球平均,凸显 “世界工厂” 的需求潜力。

此增长态势将长期延续。随着 “中国制 2025” 推进,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产业释放高精度模具需求,行业动力强劲。预计2026年,中国模具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将攀升至4445亿元,这既是下游扩容的结果,也是本土企业从 “低端代工” 向 “高端研发” 转型的印证,更标志着其在高端制造体系中 “基石作用” 的强化。

作为国内前十大压缩机生产企业电机铁芯模具的主要供应商,震裕科技深耕模具行业二十余年,专注研发高端级进冲压模具。

依托模具技术基石,震裕科技逐步完成下游产业延伸。2013年,震裕科技切入电机铁芯精密冲压领域,2015年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市场,构建起覆盖“模具-精密冲压-新能源结构件”的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前夜,震裕科技凭借技术迁移能力抢占先机。电机驱动技术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机器人的运动精度与效率,而震裕科技在超精密机械零件设计及制造领域积累的技术能力,为跨界拓展提供了天然优势。

2024年10月,震裕科技专门成立子公司作为新兴领域发展平台,聚焦机器人精密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目前已形成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线性执行器、灵巧手精密零部件三大产品系列,并已斩获国内外客户的小批量订单。

2025年前三季度,震裕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65.93亿元,同比增长31.47%;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138.93%;扣非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153.42%。

从精密模具到新能源结构件,再到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震裕科技的21.1亿投资布局,既是对现有优势产业的巩固升级,更是对未来高端制造赛道的战略卡位。

写在最后

机器人市场加速扩容,正持续带动其核心零部件赛道需求飙升。

以震裕科技此次重点布局的行星滚柱丝杠为例,它肩负着将机器人关节旋转运动精准转化为直线运动的关键使命,直接关系到机器人的运动精度与操作效率。市场数据显示,作为人形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部件,单颗行星滚柱丝杠单价可达万元级别,在整机成本中的占比更是高达15%-25%。从市场规模维度看,行星滚柱丝杠赛道的增长潜力已清晰显现。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行星滚柱丝杠市场规模将增至267.9亿元。然而长期以来,该领域高端市场被国际巨头掌控,国内企业在技术突破与市场份额争夺上,仍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机器人零部件市场,其整体增长态势同样强劲。博研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机器人零部件市场规模已达85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930亿美元,为核心零部件细分赛道持续提供坚实的增长支撑。

接下来,国内企业能否在技术攻坚中缩短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产能释放节奏能否跟上市场需求的增长步伐,价格回落带来的应用普及又将如何反哺产业链升级?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单个零部件赛道的格局重塑,更将影响我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话语权。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