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新健康保障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业绩说明会,地点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22号院2号楼、3号楼。参与此次会议的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单位,以及华泰证券、国联民生证券等超50家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袁洪泉,独立董事孙娜,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周蔚,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文长,董事会秘书刘新星出席会议。
会上,总经理袁洪泉介绍了2025年半年度经营情况,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总会计师王文长汇报了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投资者就公司AI应用、健康险业务、各板块业绩增长等多方面进行提问,公司领导一一解答。
AI应用广泛,助力业绩提升
投资者关注到公司上半年设立AI中心,推出相关模型和平台,询问AI应用及商业化情况、对业务的赋能、对订单和业绩的影响,以及中长期战略规划。公司回应称,AI已在医保、医疗、医药等多领域实现场景落地与商业化应用,对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在医保领域,为广东、山东等地医保局部署智能化平台;医疗领域,产品覆盖800余家医院,在新疆、浙江等地医院推进AI相关升级和应用;医药领域,打造多个智能化应用。公司表示,中长期将以相关模型和平台为支撑,构建三医领域AI能力闭环,提升竞争力。
健康险业务顺应变革,深化合作
对于健康险第三方服务业务,公司领导分享,2025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行业变革,保险公司需求转向“风险控制”与“产品创新”并重。公司携手多方探索健康险全链条服务,已与多家保险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并完善数据合规授权与运营路径。
数字医保与医疗业务前景向好
谈及数字医保和数字医疗业务,公司认为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医保服务需求旺盛,院端IT支出活跃。公司数字医保业务有望随支付方式改革和基金监管深化保持稳定,数字医疗业务将推出新产品,数据要素运营和AI创新应用也将为业绩增长提供动力,业务具备回暖基础并有望突破增长瓶颈。
数字医药业务增长可期
公司数字医药业务上半年收入高增长,毛利率提升。因业务成本主要为人工成本且相对固定,收入增加带动毛利率上升。业务从药械智慧监管向药企数字化服务拓展,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持续增长。
慢病管理业务布局清晰
在慢病管理业务上,公司已形成“一个中心、两大平台、三类服务”的业务布局,以及为多方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旨在提供便捷服务,探索可持续盈利路径。
此外,公司还就上半年毛利率下滑原因及应对措施、成本控制计划、大股东增持背景及执行情况等问题进行回应,表明将通过改革提升效率、调整业务结构、加强成本管控等措施,推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