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基本情况
10月21日,本钢板材(000761.SZ)以线上形式接待了国海证券、中信信托、招商基金等30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公司接待人员为陈立文、贾晶乔,调研地点位于本溪市,时长从当日15:00持续至16:00。参与机构涵盖券商、基金、信托、保险、期货等多类型资管主体,反映出市场对公司业务布局及未来发展的高度关注。
核心议题回应
汽车板业务:技术、品牌、绿色化构建竞争壁垒
针对投资者关注的汽车板核心优势,公司从三方面进行阐述。技术创新层面,公司已突破超宽幅与高强钢核心技术瓶颈,其中超宽幅冷轧技术可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提供更佳材料方案,高强钢与免涂层技术填补国内相关产品空白,特殊功能钢则显著提升了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品牌引领方面,“本钢宽幅”作为公司高端汽车钢核心品牌,专注于2050毫米以上宽幅冷轧汽车钢产品集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高端车型,并实现对多家厂商的独家供货,成为行业高端标杆。绿色化转型上,公司将低碳冶金工艺与绿色产品设计结合,持续降低冷轧产品碳足迹。
重大资产置换:仍处审慎论证阶段
关于市场关切的重大资产置换进展,公司表示,2023年6月披露预案后,鉴于交易可能导致关联销售比例大幅增加,进而影响公司独立经营能力,目前正就方案的可行性与合规性做进一步审慎论证和评估。待相关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盈利提升:聚焦高附加值与降本增效
在盈利改善措施上,公司明确四大方向:一是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通过差异化缩小与头部企业竞争力差距,提升售价与毛利率;二是降低采购成本,实施择机采购、品种替代及量价优惠策略,科学制定经济库存;三是探索区域合作,扩大就近销售半径以减少跨区域运输成本;四是推进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人员与设备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
可转债安排:双轨并行应对到期压力
对于可转债事项,公司采取“提升市值+兑付准备”双轨策略。一方面,以市值管理为抓手,通过降本增效、专业化整合、重大资产置换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已做好到期兑付准备,目前公司授信充足,正拓展多元融资渠道以保障偿付能力。
销售布局: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力
销售网络布局方面,公司国内覆盖东北、华北、中西部、华东、华南五大区域,设有沈阳、大连、本溪、天津等加工配送中心,网点遍及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外销市场则聚焦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形成国内外协同的销售格局。
风险提示
公司表示,本次调研未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相关经营数据及重大事项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