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城环保”)于2025年10月22日接待了平安基金、星石投资、国盛证券等30家机构的现场调研。公司首席技术官张新功、董事会秘书茹凡就公司核心技术优势、项目进展及未来规划等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现场参观 |
|---|---|
| 时间 | 2025年10月22日15:00-17:00 |
| 地点 |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石化大道500号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 参与单位名称 | 一九私募、众合创赢、鸿途私募、汐泰投资、北京合创友量私募、太平洋、逐流资产、前海辰星、兆信资产、国泰海通、平安基金、国盛证券、杭州柏乔投资、信达证券、Andon Hong Kong、星石投资、国都证券、正信控股、松熙资产、国海证券、乾瞻投资、中银证券、中财集团、华西证券、健顺投资、上海鎏熙资产、恒泽投资、中融协众资本、深圳宇轩创富、Ascent Fund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 首席技术官:张新功先生;董事会秘书:茹凡先生 |
核心技术解析:全球首创“一步法”工艺 产品收率达92%以上
调研中,张新功重点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术(CPDCC)。该技术作为全球首创的“一步法”工艺,可直接将混合废塑料转化为低碳烯烃和混合芳烃,产品收率达92%以上,显著优于传统技术。
据介绍,当前废塑料循环路径主要有三类:物理回收虽成本较低,但对废塑料品质要求高且循环次数有限;传统“两步法”工艺路线长、能耗高,产品收率仅50%-60%;而CPDCC技术通过三大创新突破了传统技术瓶颈:一是自主研发气膜喷嘴技术,解决了固体废塑料高温进料易结焦的问题,实现连续稳定进料;二是采用循环流化床局部逆流床反应器,其中逆流床满足梯度分子量烃类对活化能的梯度要求,循环流化床则解决了热量供给难题;三是通过高温捕集氯化氢,有效解决含氯废塑料裂解对装置的腐蚀问题,保障工业装置连续稳定生产。
问答环节聚焦项目进展与扩产规划
1、销售发货:20万吨项目产品已实现正常销售
针对销售进展,公司表示,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产出的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已实现正常销售。该项目兼具技术验证与工业化属性,目前正处于稳定运行阶段。
2、技术优势与扩产:2026年一季度力争满负荷生产 规划20万与60万吨两种规模
关于技术领先性及扩产规划,公司称,基于传统催化剂业务优势,已开展绿色体系全生命周期认证。20万吨项目计划2025年下半年完成不同催化剂配方对产品分布的验证实验,确认最佳工艺条件,力争2026年一季度前后实现满负荷生产。该项目将为后续扩产积累数据支撑,未来公司将依据当地垃圾回收总量及规模,因地制宜规划20万吨和60万吨两种建设规模。
3、加氢装置与市场容量:2026年初调试 聚焦塑料原料生产领域
在加氢装置进展方面,公司透露,加氢装置预计2026年年初进行调试,产品定价已与客户达成协议(具体细节因保密未披露)。对于化学再生市场,公司指出,物理回收虽能延长塑料使用寿命,但无法根本解决焚烧排放问题,而CPDCC技术聚焦乙烯、丙烯、苯等塑料原料生产,为废塑料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4、二期建设:基于原料供应规划60万吨项目实施
针对二期项目启动节奏,公司表示,将在20万吨工业装置试验数据基础上规划60万吨设计建设,具体实施将基于当地原材料回收总量及供应保障情况确定。
此次调研中,机构投资者对惠城环保在废塑料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技术突破及项目进展表现出高度关注。公司凭借“一步法”工艺的高收率与技术创新,有望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赛道占据先发优势。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