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调研速递|透景生命接待华创证券等38家机构调研 Q3营收降幅收窄至6.36% 康录生物2025年业绩承诺2200万元

时间:2025年10月23日 21:01

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透景生命”)于2025年10月23日通过线上电话会议形式接待了机构调研。本次调研吸引了华创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天风证券、淡水泉、博远基金等38家机构参与,公司董事会秘书就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研发进展、收购整合及未来业务规划等核心问题与投资者展开深入交流。

调研基本信息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其他:电话会议
调研时间2025年10月23日10:00-11:00
调研地点线上电话会议
参与机构(部分)华创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天风证券、HBM Partners Hong Kong Limited、北京诚盛投资、博远基金、淡水泉、德邦基金、富安达基金、光大证券等38家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董事会秘书等相关负责人

2025年前三季度核心经营情况

业绩:营收降幅逐季收窄 毛利率保持稳定

2025年前三季度,透景生命实现营业收入25,761.32万元,同比下降19.73%,主要受自产试剂收入受行业区域联盟采购及市场环境影响下滑所致。不过,单季度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6.36%,环比第二季度改善明显。公司表示,核心集采产品(肿瘤标志物检测、HPV检测)第三季度降幅持续收窄,预计行业政策影响将在本年度内逐步消除。

尽管收入承压,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措施维持了毛利率稳定,为后续业务恢复奠定基础。此外,公司前期布局的非集采产品(如真菌检测、质谱检测、甲基化项目)虽当前规模较小,但报告期内保持增长,预计2026年及未来将成为重要收入贡献点。

研发:费用率维持高位 新产品注册取得进展

研发方面,透景生命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约17%,持续高比例投入推动产品管线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多款试剂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覆盖自身免疫、凝血等领域;同时完成“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与16/18/52/58/33分型试剂盒(荧光PCR法)”(HPV5+9)产品注册证变更,新增宫颈癌初筛、联合筛查及ASC-US分流三大预期用途,进一步匹配终端检测场景需求。

外延:收购康录生物并表 业绩对赌明确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完成对武汉康录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录生物”)的收购,目前持有其72.8630%股权,康录生物自8月31日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根据协议,康录生物承诺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不少于9,150万元,其中2025年经审计扣非净利润(孰低)不低于2,200万元。

此外,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至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金额超2,000万元,相关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

机构关注焦点及公司回应

非集采产品与收购整合进展

问: 未来非集采产品及收购标的收入体量预估如何?
答: 真菌检测项目由控股子公司河北透景实施,产品开发已基本完成,母公司将主导市场推广;分子病理领域,康录生物整合进展顺利,其销售端仍由原团队负责,母公司将在战略、客户资源、知识产权等方面赋能。根据业绩承诺,康录生物2025年净利润需达2,200万元,3年累计9,150万元。

高管调整:聘任康录生物创始人陈刚为副总经理

问: 新聘任康录生物陈刚为公司高管的考虑是什么?
答: 陈刚作为康录生物创始人,拥有丰富医药行业管理经验,此次任副总经理将专注负责分子病理板块,推动该业务规模扩张。公司伴随诊断产品与康录生物现有渠道存在协同,未来将进行整体布局。

降幅收窄原因:政策消化+新产品贡献

问: 单季度降幅收窄是否与医院检测量、市场环境变动相关?
答: 主要得益于行业政策影响逐步消化,以及新产品/非集采产品(自身免疫、代谢、激素、肺癌甲基化)增长,叠加外延式发展(病理、真菌检测)带来的收入贡献。

自身免疫产品:新增肌炎抗体谱检测 推动仪器成本优化

问: 自身免疫诊断产品近期有何新进展?
答: 公司于2025年5月取得十五项“自身免疫肌炎抗体谱IgG检测试剂盒(流式荧光发光法)”注册证,实现肌炎抗体谱数字化解读;第三季度新增多项自身免疫检测试剂注册证。公司正推进仪器成本降低,以加速自免试剂推广。

总结

透景生命在行业政策调整期通过“内生研发+外延并购”双轮驱动,一方面聚焦非集采产品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康录生物切入分子病理赛道并绑定明确业绩承诺。机构调研显示,市场对公司降幅收窄趋势、康录生物整合效果及非集采产品放量节奏高度关注,后续需持续跟踪业绩承诺兑现及新产品市场推广进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