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业绩说明会 |
|---|---|
| 时间 | 2025年10月24日8:30 |
| 地点 | 广联达二期大厦618会议室 |
| 形式 | 线上会议 |
| 参与单位数量 | 85家机构(包括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中信里昂证券、摩根大通证券等)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 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 刘建华;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冯健雄 |
三季度经营亮点:营收转正利润大增 多业务协同向好
广联达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减少2.22%,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96%,实现单季度同比转正。利润端表现更亮眼,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大增45.9%,毛利率同比提升1.14个百分点,整体经营趋势持续向好。
分业务来看,核心板块呈现差异化增长态势:
-数字成本业务:前三季度营收34.46亿元,同比减少4.95%,但第三季度营收11.6亿元已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签云合同同比恢复正增长,清标、指标网等新产品保持双位数增长。
-数字施工业务:前三季度营收5.29亿元,同比增长17.19%,第三季度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至33.09%,毛利率攀升至54.28%的历史高位,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数字设计业务:前三季度营收0.48亿元,同比微增2.52%,第三季度营收1720万元,同比增长51.33%,扭转上半年下滑趋势。
-海外业务:前三季度营收1.77亿元,同比增长10.21%,亚洲市场聚焦成本业务,欧洲市场设计类产品突破明显,意大利制造业合作项目落地。
此外,AI技术赋能成效显现,前三季度AI相关新签合同金额已超过7000万元,成为业务增长新引擎。
财务指标解读:成本管控见效 现金流结构优化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同步改善:
-利润表: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0.27%,主要因业务结构调整降低硬件及交付成本;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分别同比减少51.91%、49.25%,资产质量提升;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76%,费用管控见效。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13.51亿元,主要用于购买结构性存款、分配股利及业务投入;开发支出增加1.43亿元,自主研发项目投入加大;应收账款增加2.29亿元,系回款季节性影响。
-现金流量表:剔除金融业务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改善;投资活动净流出减少0.03亿元,主要因结构性存款配置与长期资产投资平衡;筹资活动净流出增加1.12亿元,主因股利分配及股份回购。
核心问答:战略路径与增长逻辑解析
三季度营收转正的驱动因素?
公司表示,增长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新清单政策落地激活成本业务存量市场,新签云合同恢复正增长;二是施工业务主动剥离低毛利硬件,聚焦“省钱”“省心”高价值场景,收入与毛利率双升;三是AI产品商业化加速,前三季度合同超7000万元;四是海外业务欧洲市场突破,亚洲基建需求带动成本业务增长。
十三规划战略方向?
整体聚焦“核心业务升级+新兴市场拓展”:成本业务以AI为核心推进转型,复制SaaS转型成功经验;设计业务在EPC客户基础上深化突破;施工业务定位增长引擎,明确项目级(成本管控切入)与企业级(精细化管理)双路径;海外业务聚焦亚欧美核心区域,做深现有市场而非盲目扩张。
新清单对成本业务的影响?
新清单(2025年9月1日生效)推动工程造价市场化,带来工具多模式(定额+市场化数据)、参考依据多模式(指标网等)需求,全国超60%省市已推进落地。政策红利下,传统造价产品续费率改善,清标、指标网等新产品在云南、北京等地订单增速超平均水平,预计未来1-2年持续贡献增长动力。
AI业务进展与规划?
2025年聚焦AI产品商业化落地,区分AI原生产品与“软件+AI”增强型产品,前三季度合同超7000万元,全年预计达1-1.5亿元。2026年将围绕成本业务核心产品(算量、计价)深化AI应用,同时推广AI在研发环节降本增效,业务规模有望加速增长。
施工业务毛利率提升空间?
当前施工业务毛利率54.28%已处历史高位,未来仍有提升空间:一方面持续优化产品标准化率与可扩展性,降低交付成本;另一方面聚焦基建等高价值场景,依托全系列产品数据优势,拓展“省钱”“省心”应用场景,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
此次调研吸引了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中信里昂证券、摩根大通证券、红杉资本等85家境内外机构参与,公司对行业政策、业务转型及技术布局的详细解读,为市场理解其长期增长逻辑提供了关键参考。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