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海能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辉科技”)接待了重鼎资产、汇融集团、北京勤科资本等9家机构的现场调研。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罗联明及证券事务代表杨静就公司主营业务、战略转型方向、新兴业务进展等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
|---|---|
| 时间 | 2025年10月27日(周一)15:00~17:00 |
| 地点 | 公司会议室、展厅 |
| 参与单位名称及姓名 | 重鼎资产 何金花;汇融集团 于乐;北京勤科资本 黄金兰;上市行 赵秋红、李丹;英飞尼迪资本 王清彬;汉理资本 汪晓东;华鑫证券 张振;衡道投资 李祖兵;理石投资管理 陈桐荔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罗联明;证券事务代表 杨静 |
聚焦新能源主业 战略转型“能源+多领域”融合
调研中,公司介绍,其核心业务为光伏电站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和投资运营,同时布局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含虚拟电厂)、商用车充换电等新兴领域。公司三位创始人分别毕业于清华、交大、浙大等高校,均有逾三十年电力行业经验,曾服务于浙江、河南、山东等地电力设计院,从火力发电到新能源领域积累了深厚技术储备。
依托技术优势,公司早期推动了西南地区山地光伏发展,近年来在新型储能、重卡充换电赛道完成技术积累与业务从0到1的突破,形成新能源研发设计、技术服务、产品智造、投资运营“四位一体”业务布局。罗联明表示,公司正从传统新能源业务向“新能源+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等综合能源方向拓展,并计划以“新能源+能源”为基座,向“能源+AI、机器人、算力、新材料”方向推进全面战略转型。
“能源+AI”深度布局 与蚂蚁数科合作落地多场景应用
在“能源+AI”领域,公司与蚂蚁数科合作推进“能源AI智能体”产业应用,覆盖投资、运营、资产退出全链条。具体来看,投资端将行业规范、技术经验输入知识库系统,AI可自动生成设计方案并完成技术经济分析;运营端结合蚂蚁数科时序大模型和电力交易系统,在广东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部署“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已基本完成;资产退出端则推进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上链工作,探索资产数字化变现路径。
“能源+机器人”加速产品迭代 换电机器人实现商业化应用
“能源+机器人”方面,公司已自主研发第三代AI智能换电机器人(AGV2.31),系国内首家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及商业化应用的企业。为应对多样化场景需求,公司进一步开发侧向有轨换电机器人(RGV)及顶吊换电机器人,业务覆盖矿山、码头、物流园区等场景。此外,公司正与人形机器人头部厂商及高校合作,探索光储充换综合服务区人形机器人应用,同时推进轮式机器人、机器狗在能源设施巡检、清洗等领域的落地。
互动交流:充换电业务订单稳步增长 毛利率承压系行业竞争所致
针对机构关注的充换电机器人业务开展模式,公司表示,该业务已布局5年,形成“设备销售+生态圈共建”双模式:一方面直接销售硬件设备及配套运维管理系统;另一方面与徐工新能源、中油绿电新能源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建重卡换电生态圈,提供充换电站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
关于海外业务及订单情况,公司称目前充换电业务主要聚焦国内市场,2024年已实现订单落地,当前在手及洽谈合同量约4000万元,预计四季度末及2026年订单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对于光伏电站系统毛利率下降及员工数量减少问题,公司解释,主要受行业内卷竞争加剧影响,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聚焦高附加值新兴业务改善盈利,2025年半年报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净利润实际实现增长。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