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兴环保”)以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业绩说明会,接待了天风证券、国金电新、申万宏源、太平基金、中信证券等20余家机构投资者。公司董事会秘书初宏洲、钠电研发总监沈博磊出席会议,就钠离子电池(以下简称“钠电”)材料性能、产能规划、CCUS业务进展及在手订单等核心问题与机构进行深入交流。
钠电业务:低温安全性能突出 第三代材料循环寿命达1500圈
会上,公司重点介绍了钠电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据沈博磊介绍,公司钠电材料在低温性能、安全性及长期成本方面优势显著:-40°C环境下容量保持率接近90%,穿刺实验后无明显升温,这一安全性能是锂离子电池无法实现的;长期运营成本理论可达0.19元/Wh,较当前锂电更具潜力。不过,能量密度仍是短板,目前聚阴离子体系下钠电容量约170Ah,低于锂电280Ah水平。
针对产品迭代,公司第三代通用型NFPP钠电材料已实现关键突破:在压实密度2.1g/cm³的商用状态下,循环1500圈后容量保持率仍达98%,循环曲线稳定无衰退;实验室环境下压实密度可进一步提升至2.3g/cm³。客户测试数据显示,1.9-2.2g/cm³压实密度区间内,电极片加工性能表现优异。
价格方面,钠电材料今年价格降至0.6元/Wh(去年为0.8元/Wh),但成本仍对替换构成障碍。公司表示,当前钠电行业正、负极材料价格虽有下降,但电解液成本偏高及电芯工艺一致性问题尚未解决,短期内需通过供应链优化和工艺改进释放性价比优势。客户替换意愿则呈现场景分化,两轮车、启停电源领域需求较为积极。
产能规划上,公司原计划在含山县建设正极材料工厂,现因华东电价较高,正转向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选址,目前已与多地政府对接,具体进展将以公告披露为准。
CCUS业务:三笔订单落地 海外市场获突破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业务是公司另一增长引擎。据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已签订3笔吸收剂合同,首笔已于9月完成供货,第二笔将于11月初供应越南某碳捕集项目。公司强调,其吸收剂产品在抗氧化能力上较竞品提升20-300倍,技术优势显著。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公司近期密集参与国际展会:10月中旬亮相马来西亚绿色能源展(IGEM 2025),10月下旬受邀出席德国氢能及CCUS展览会并发表主题演讲,超长寿命TX-1吸收剂等技术引发国际客户广泛关注。“海外市场对CCUS技术需求旺盛,目前已收到10余条商机线索,未来有望成为业务增长重要支撑。”初宏洲表示。
经营数据:在手订单3.87亿元 “一体两翼”战略协同推进
业绩方面,截至9月底,公司在手订单总额约3.87亿元,其中工程类订单3.26亿元,催化剂订单0.60亿元,为后续业绩提供稳定支撑。
公司当前推行“一体两翼”战略:以除尘、脱硫脱硝及催化剂研发销售为主业,CCUS与钠电正极材料为两翼。初宏洲指出,通过多业务协同,公司可提供“减污+降碳+钠电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将持续优化钠电材料性能、推进产能落地,并加大CCUS技术海外推广,同时通过订单转化保障主业稳定增长。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